师德与终身学习Nevertoooldtolearn.活到老,学到老;Andgladlywouldlearn,andgladlyteach.勤于学习的人才能乐意施教。(英国诗人、乔叟)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中国和英国的两句名言。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等。可见学习是多么重要。如今,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年代,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显得更为重要,而“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又对身为教师的我们赋予了新的含义。对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定位有必要用时代的眼光进行重新审视。我们需要转变观念,让自己“现代”起来,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这是新形势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这一要求的核心就是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2001年7月25-29日在泰国举办的第三界国际教育组织世界大会通过的国际教育组织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宣言如下:1为所有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育,以加强公众对教育工作者的信心,赢取他们对教师职业的尊敬.2确保定期更新并增进专业知识3安排自身的终身学习计划,包括计划的内容、程序、和时间,以表现教师的专业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年、1991年、1997年先后三次颁布和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殷切希望。2008年9月1日,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了教师[2008]2号文,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8年新修改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6条.1爱国守法2依法执教3爱岗敬业4关爱学生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由以上可以看出来,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08规范第六条终身学习中,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为什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一、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崇尚科学精神,就是要尊重和推崇科学知识。什么是科学精神?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认为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江泽民在中国科学院弟十次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教师从事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科学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必须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特别是要遵循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教师崇尚科学精神,就是必须正确认识和严格遵循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办事。教师崇尚科学精神,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既把终身学习作为职业的必然要求,又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学而不厌既是孔子对自身一生从教不断学习的概括与总结,又是孔子对教师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终身学习理念,是1965年时任联合国成人教育局局长的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先提出的,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教育方针、政策或构建国民教育体系框架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指出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它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意大利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人类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自此,终身教育成为全球性的教育运动。终身学习的涵义是: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学习是不能一次性完成的,需要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终身教育的理念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