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没有“拼音”行吗我原来在农村中学任英语教学后调入城区小学继续任英语教学,但一看课本,却发现单词后面竟没有音标,这让我为之一怔。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母语非英语的国家里,一定需要音标这一工具,否则会使我们的学习碰到根本问题。当然,在英语教学中,音标就像学汉字的拼音,只有先学“拼音”,才能读单词,说句子。但是由于国际音标音和形的复杂性,使其对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变成了“鸡肋”,是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对孩子来说国际音标也变成了“拦路虎”,想学又很难,不学也很苦。我们的教师如果教学生呢,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容易将国际音标的音、形和汉语拼音及英语字母的音、形进行混淆,很难搞清;不教呢,又涉及到后面大量单词的发音教学,也是因为年纪小,记不住,又没有其他工具可以解决,脑子“聪明”的孩子,只能用“汉语音拼”或“中文汉字”进行标音,导致发音“洋泾浜”,不标准,读出来啼笑皆非。一时间,这个成为了无法解决的两难问题了。现在的现状是,国家教育部门强调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不主张以语音教学为主。但是在新教材的不断革新中,其词汇量和阅读量的要求又远远高于以前了。现在的小学英语教材里,后面的词汇表里是不标注音标符号的,怎样把握正确的单词发音?没有音标工具,又没有言语环境,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或用“汉语音拼”、“中文汉字”进行标音了。小学生们不学音标不要紧,为什么到了初中还是不把音标列入教学范围?这个原因,中学老师们就怎么也推测不出来了。他们能做的,只是利用刚开学的那十几天,匆匆忙忙地让孩子们多认几个国际音标。拼音与音标真的会混淆吗?----母语迁移,巧学乐学当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模式相同或相似时就很可能产生正迁移。与此相反当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相对应部分模式不同时就会出现负迁移,负迁移是消极的。语言具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英语和汉语拼音使用的是字形完全一样的字母,两种学习情境有许多共同因素。我们要正确、及时利用语言学习中的正迁移,利用母语即汉语拼音辅助学习音标。如:辅音字母在单词中发音的发音教学由于有些音标符号与英语字母相一致,学生的年龄小且识别能力差,难免将字母与音标甚至与某些汉语拼音混淆。因此,学习辅音字母读音采用辅音与母语拼音进行对比学习。例:汉语拼音:bpmfdtnlgkhqxzsrzhchshwy。英语读音:bpmfdtnlgkhqxzsrjchshwy。然后把其分成清浊对照记忆:如b→pt→dk→gf→vs→zch→j;发音位置对照如r→lm→n;相同发音累记k、c、ch→[k],这样学生会记得轻松、快捷;利用复韵母ai,ei,ei等发音方式让学生体会双元音[ei][ai],[i][i:][e][u][u][au]的发音方式等等。根据汉语拼音两拼音节的发音规则改成英语单音节的发音规则:“辅音轻,元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提出“快认辅音,读出元音,迅速拼出整个音标词”法,引导学生认、读、拼结合,提高速度,如:[u]→[buk],[ei]→[geim]等等;要求学生一气呵成,达到“速认,快拼”,一次性读出音标词,如[kait],[feis],[sit]等。学生努力实现从汉语拼音到英语音素的正确迁移的同时拼读能力不断增强,直至能拼出少量双音节和多音节词,基本掌握重音、次重音,教学效果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