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贱卖海张五”》教学设计虎林市第四小学韩初萍教材简析本文叙述了张明山捏泥人戏弄取笑海张五的故事。这个生动传奇的民间故事,语言朴素,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故事塑造了“泥人张”张明山的形象,表现了泥人张技艺高超、洁身自好和不畏强权的品质。设计理念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以读为主,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朗读的乐趣。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交流的机会,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当时的文化背景领悟文章内涵,让学生对民间文化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美好情感。3、在阅读中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方法。教学重、难点1、品味文章富有特色的语言,想象故事发生时的场景。2、学习作者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泥人张的泥塑作品。2、看到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3、“泥人张”不仅技艺高超,在他身上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高贵品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泥人张智斗海张五的故事。(板书课题:贱卖海张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本文是谁和谁之间的较量?你认为他们是怎样的人?三、深入精读,细致感悟1、既然泥人张是一个奇人,那么你认为他奇在哪里?课文中的那些词语或者句子能说明?请找出来读一读,再品一品。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相关语句:(1)天津手艺人中,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2)右手依然端杯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手还灵巧。(3)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的找乐子,泥人张这边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泥上全找回来了。3、学生读句子,说说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泥人张”“奇”在那儿。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5、这些句子是说“泥人张”手艺之奇,那么从文中讲述的故事中,你可以读出“泥人张”除手艺“奇”之外,还有哪些地方与一般人不同的?注意联系上下文来体会。6、课件出示第8、9自然段。“只见人家泥人张似乎没听见,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把那些话在他手里的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一撂,起身去柜台结账。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像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7、请同学们细读这两段话,并画出描写泥人张动作的词,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8、你知道泥人张为什么要捏海张五么?9、海张五是个怎样的人?从课文的那些语句可以看出来?10、学生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画出来。11、指名读相关语句。(课件出示句子)(1)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2)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捏什么?狗不理包子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3)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几句话?结合具体语境,要读出每句话应有的语气。12、泥人张与海张五的较量才刚开始,学生读后3个自然段。13、通过读这3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四、整体回顾,情感升华1、结合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完了这个故事,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个传奇的艺术家泥人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本文通过讲述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智斗海张五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民间艺人身上鲜为人知的高贵品质,他那不畏强权、洁身自好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有很多,捏泥人只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