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高2014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1、下列两图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世袭制D.分封制度2、宋朝皇帝姓赵,所以宋代《百家姓》开篇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明朝皇帝姓朱,所以明代《千家姓》开篇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两书排在第一位的姓氏发生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等级制度的森严B.中央集权的强化C.皇权的独尊D.文化专制的扩展3.古人郭巨,为了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埋儿养母……郭巨因此被推荐为官。郭巨因孝敬母亲而当官,这与哪一选官制度有关?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4.下列哪一史料可供我们研究了解商朝历史?5、请根据图片内容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浙江东阳胡氏祠堂广安邓氏宗谱A.甲骨文B.兵马俑C.冀州刺史印D.里耶出土的竹简A.反映皇权和相权之争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之中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D.反映了地方权力不断向中央集中6.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宰相专权而实行的“合议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第三个制度包括:①御史大夫,②太尉,③刺史,④都察院,⑤提点刑狱司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7、以下两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出现在:A、西周、秦朝B、战国、唐朝C、西汉、元朝D、宋朝、明朝8、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大量的领土,下列四幅地图显示被割占地区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得以实现的是A.B.C.D.9、“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1901年慈禧太后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的续约《》内有记载:“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这说明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了: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协定关税权D.居住及租地权11.“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12.如果我们上网百度下列几幅图片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A.土地革命B.三大战役C.红军长征D.挺进大别山13.“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选自《人物风俗制度丛谈》),此篇文章最有可能的成文时间是A.明崇祯三年B.1931年9月C.北平市成立时D.1937年7月14.在台湾旅游的大陆观光客参观中国国民党党史馆时惊奇的发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玩具——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原来这是台湾方面为吸引大陆游客专门制作的。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的历史背景是A.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分裂B.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C.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严重D.《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两岸关系缓和15,仔细观察下图,请回答,两位四川籍烈士为之抛头颅撒热血的伟大事业是:A参加五四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投身国民革命,打倒军阀除列强遵义会议旧址飞夺泸定桥过毛儿盖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