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教学设计安国莉教学目标:1、在独立阅读《伊索寓言》,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语言材料,主动交流,联系实际,领悟其中的道理,增长自己的人生智慧。2、进一步通过阅读丰富语言积累,掌握一定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3、鼓励学生读古今中外更多的寓言故事,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学会阅读,再读整本书,帮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说一说这是哪个故事?2、你知道这些故事来自哪里吗?二、感知封面目录,激发阅读兴趣1、课件出示书的封面:仔细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知道了什么?2、你知道寓言故事的特点吗?以动物为主角,通过一篇篇短短的小故事,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富有趣味的情节,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3、《伊索寓言》的特点:(1.)浅显易懂的短篇故事。(同学们看这样一本书收集了这么多小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2.)熟悉可爱的动物主角。(同学们你看故事的主角大多是什么?你知道有些动物代表什么吗?)(3.)寓意深刻的教育意义。(每个寓言故事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大家打开书20页,读<狼和小羊>的故事,找一找,说明了什么道理?打开书94页默读<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找寓意)4、介绍作者,请学生扮演伊索,做自我介绍:过渡:刚才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寓言故事,都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啊?你们想了解他吗?师述: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公元前6世纪,看看伊索是怎样创作出这样一部流传至今的不朽之作的吧:生演:我出生在希腊,童年时期我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意思;再加上我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我是个疯子。但是我的妈妈时常讲故事给我听;我舅舅很不喜欢我,常常强迫我在田里做最艰苦的工作。母亲去世后,我就跟着曾照料过我的一位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听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我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来,我被一个牧羊人卖了,从此就变成了一个奴隶。有一天,我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我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我的嘴里,放松我的舌头。醒来后,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我很喜欢讲故事,大家都喜欢听,我曾经靠机智救朋友和主人于急难之中;凭机智避免敌人的伤害,解除奴隶的桎梏……三、看图猜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1、出示图: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提示:图上画着谁?他们在干什么?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2、观察图上的内容,进行大胆猜测:3、听故事<猴子和狐狸>4、打开书82页自己读一读故事<猴子和狐狸>,找出寓意5、指名读寓意6、学生展示读<乌鸦与狐狸>四、小结学习方法,引导课后阅读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一边看图,一边猜想,听故事,就这样走进了寓言故事美国诗人华伦说:“世界是寓言,我们就是寓意。”有兴趣你阅读世界上那些精美的寓言,我们确实可以找到许多生活的答案。那些深刻睿智的人生哲理,使我们在欢笑中获得智慧、愉悦和满足。相信读完整本书之后,会帮助你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很多困难和疑惑。五、布置作业,主动阅读。1、鼓励学生课外利用时间,读完伊索寓言,准备在班上开一个寓言故事会。2、收集一些寓言故事中的俗语。3、同学合作继续表演寓言故事。阅读单------年-------班姓名--------------1、《伊索寓言》产生于的古典时期。作者是。2、《伊索寓言》的特点(1)浅显易懂的--------故事(2)熟悉可爱的----------主角(3)---------深刻的教育意义。3、摘录你喜欢的寓言故事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