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案例学科:物理授课教师:张荣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阿基米德原理。(2)会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1)能用已掌握的知识,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并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爱科学,探求真理的愿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阿基米德原理;2、难点:设计实验,归纳出阿基米德定律。三、教具:1.演示器材:演示弹簧测力计、溢水杯、水、圆柱形物块、石块、细线、小桶。2.学生用具:四人一组。每组配备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易拉罐、水、物块、细线、溢水杯、小桶。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概括归纳法。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1.什么是浮力?它的方向怎样?2.计算浮力的方法有哪些?3.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本节的学习做准备)展示: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图片,简述他在物理学中关于浮力方面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跟浮力有关的阿基米德原理。(二)进行新课:展示:阿基米德图片,并出示相关阅读材料。这段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既然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那么由此我们可以把它改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想想做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将空易拉罐用力压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你的手有什么感觉?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推理得出:浮力跟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进一步得出浮力跟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具体存在什么关系?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重力有什么关系?设计实验:(1)用到什么器材?为什么?(2)如何收集排开的液体?你有哪些方法?(3)如何设计实验表格?由于学生第一次使用溢水杯,教师也应作一介绍,并示范使用溢水杯的方法。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总结规律应具有普遍意义,要求用石块和金属块进行两组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评估、分析在探究过程中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正确纠正。将数据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来源:学#科#网Z#X#X#K]次数物体的重力/N物体在液体中测力计测力计示数/N浮力/N小桶的重力/N小桶和排出液体的总重/N排开液体的重力/N1234[来源:学。科。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了实验探究过程后,由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结论。教师要全面准确地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F浮=G排,根据表达式可以得出导出式:F浮=G排=m排g=r液gV排,进一步认识到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因为在第一节课中已学习了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办法,所以对于上面的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学生都较易明白,并顺利得出阿基米德关系。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例题:有一个重7N的铁球,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g=10N/kg)请学生说出分析的思路。(强调从问题入手)(一句话的问题,却有想象不出的难度,对初学的学生来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建议从简入手,给学生增强自信心,此题不适合此处练习。)当堂练习: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A.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B.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C.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D.物体的质量、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及形状等因素(直接从知识点入手,学生易于作答,有收获,有快乐。)2.一个体积为300cm3的物体浮在水面上,它的2/3体积露出水面,它受的浮力是多大N。(g取10N/kg)(考察从二力平衡的角度分析问题,仿佛面对浮力的计算,又打通了一扇窗,拓展了学生的思维)3.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A.相等B.铝球的比铁球大C.铝球的比铁球小D.浮力都等于重力(需结合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以及阿基米德定律的展开式,故解决此题,难度不小。建议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