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教学正面双手垫球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水平四之七年级软式排球基本垫球技术——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二、教材分析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的基本动作,为后继更深入的学习排球运动提供最基本的技术保障。在选用教材时,打破原有的单一、固定的框架,对教材重组改造,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以游戏和快乐学习贯穿始终,更注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软式排球具有设备简单,场地要求不高,趣味性强,技术难度低,易掌握,危险性小,娱乐性强等主要特性及与硬排球技术动作共性较多的特点。教学重点:击球点与触球的正确部位,提高垫球的稳定性。教学难点:触球时两小臂靠拢外旋,形成平面,身体协调发力。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其生理、心理还较多地相似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协、兴趣广泛、乐于参与、求知欲强烈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体育常识和技能;心理素质良好,有着良好的学风,体能良好。经过小学阶段运动的学习,学生基本上了解软式排球动作技术要求及移动步法,有一定的动作基础,但个体之间差异性较大,整体基础较差。四、教学目标认识目标:通过软式排球垫球动作的学习,使85%学生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方法。技能目标:使大部分学生掌握软排垫球的击球方法与用力顺序、击球点及手型。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灵敏、快速反应能力,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与互帮互学、团结协作学习能力。五、教法设想1、以“玩”及游戏开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启发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学习→找出错误并纠正→巩固技术→掌握技术。2、分组教学,以优带差,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到“我能行,我会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4、整堂课采用放、收、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六、学法指导本课采用“尝试—观察—探究—讨论—练习—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进体现了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等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七、教学流程A、以“收心引趣,自娱自乐”的“玩”球及游戏为内容的激趣教学环节。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软式排球的兴趣和对球的掌控能力。教法:1、各种方法、方式的自由玩球。2、二人一组不同高度、不同弧度、不同速度、不同方位的抛、接球练习。3、“垫球入圈”游戏。B、激发思维、合作探究,掌握技能的传、垫球学练环节(一)双手垫球技术的基本动作要领:1、垫球手型①叠指法②包拳法2、击球点与部位腕上10厘米左右两小臂内侧所构成的平面处。3、垫球技术分解动作垫球技术口决:移、插、夹、提、蹬、跟移:移动到位、正面对准来球;插:降低重心,两臂前伸,插到球下;夹:两臂夹紧,顶肘,前臂击球压腕;提:含胸提肩;蹬:手臂击球时下肢伸腿蹬地;跟:重心随球向前。4、完整技术动作示范(二)练习形式(教法)1、垫固定球一人持球,站在垫球者体前,垫球者做正面双手垫球动作,体会正确的击球位置和全身协调用力。2、抛垫球一人抛球,一人垫球,巩固垫球手型,熟悉球性。3、自抛自垫巩固垫球手型,提高垫球技能。4、对垫二人一组对垫,提高垫球技能。(三)反馈学习常见错误纠正方法1、抱手跑1、击掌垫球。2、击球部位不准确2、两人一组,近距离(2-3米)一人抛一人垫,反复练习。3、击球过早或过晚3、加强对落点的判断,两人一组,一抛一垫。4、用力不均4、加强徒手的蹬腿、抬臂练习,判断球速,协调用力。(四)排球垫球游戏:“垫球入圈”巩固垫球技术,提高技术的应用能力。C、恢复身心,自我评价环节1、击鼓传球,自我评价学练情况2、教师点评本次课学生学练,安排布置课外练习。3、师生再见,下课,收还器材。八、学生身心状态预计课堂练习密度:30%—35%九、课堂情感氛围激发兴趣,积极思维,协作互助,团结进取。十、场地器材1、25个软排2、挂图一副3、卡片若干4、运动场地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