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6——p49例1、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2、过程与方法:(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从小懂得要爱护人民币、爱惜人民币,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教学准备:人民币、购物小商品、每人1元钱,现在流通的各面值的人民币若干。学生准备人民币学具、练习纸。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呢?(用钱去买)对了,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生:人民币。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1认一认,说一说。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生:认识。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生3:我全部都认识。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随机认识样币。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都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2、给人民币分类。(1)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元的有:100元的(2个),50元的(2个),20元的(2个),10元的(2个),5元的,2元的,1元的(3种)师:怎么会有两个100元的呢?生:一个100元是现在用的,一个100元是原来用的。师:说得真好,一个是新版的100元,一个是旧版的100元。两个50元、20元、10元的人民币也分别是一个新版的,一个旧版的。(学生再展示角的、分的人民币)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板书:元、角、分)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生:我们组是把大钱和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生:我们组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放在一起;都是5的放在一起……生: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2)、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3)、学生评价(你最喜欢谁的分法,为什么?)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1)、我直接付1张1元的(2)、我付2张5角的。(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4)、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