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博湖县第一小学刘毅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认8个二类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那美好的心灵。(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学习、了解课文内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体会小姑娘那美好的心灵。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姑娘乐于助人,孝敬长辈的美好品质,教育孩子做一个品德高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侍生活的好孩子。二、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15个生字,会认8个二类字2、了解课文内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童话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你最喜欢哪个童话?你能说说它哪儿让你觉得最神奇?(生答)看来同学们读得童话作品还真不少,哪位同学能结合你的阅读感受来谈谈你对童话的认识呢?(生答)同学们对童话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童话是儿音文学的一种,往往借助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物理学、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它的语言通俗、生动、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作品《七颗钻石》(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学生第一次接触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以非常有必要去了解他。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处女作中篇小说《童年》于1852年问世,早年相继写了中篇小说《幼年》《少年》、以及一系列描写高加索战争和克里战争的短篇小说。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复活》等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俄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大家打开课本第80页,自由地大专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名子。(生自由读)2、看大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想考考大家,出示词语:水罐、咽唾沫、喜出望外、匆匆忙忙、绊倒、一瞬间、递给、忍不住、涌出、新鲜、干涸。①开火车认读②你能带着对这些词语的体会再读一读吗?(喜出望外、匆匆忙忙)3、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把这些词语读得这么好听,下面我们来根据词语做动作,好吗?①“舔”:看了你们的动作,我明白了,原来“舔”是用——(指名回答,舌头舔,所以是舌旁)它右边的上面是个天,下面是个“小”字多一点“”②咽唾沫原来唾沫就是——(口水),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唾”是口旁,右边四横;“沫”是轻声,“沫”的偏旁是三点水,沫是个形声字,右边是“末”不是“未”。请你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咽唾沫”注意写字姿势。③老师巡视指导④互相评价写字情况,指出不足。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同学们写的字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王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好的先把笔放到一边,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生自由读)生答: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在一天夜里,,替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找到水后被小狗绊倒,她把水分给小狗喝,回家后她母亲不肯喝,给她喝,她刚想喝的时候来了个过路人讨水喝,她把水给过路人喝然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的故事。你说得非常流得,用自己的话说得很清楚,是啊,在作者丰富的想像下,水罐发生了这么多神奇的变化,我们先来回顾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