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执教老师:宋玲学校: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学科:初中美术教材: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上课时间:2013年12月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手绘线条物象——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2013“国培”精品教案、精彩课堂(微课)征集评选活动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宋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空间的几种方法,尝试用手绘线条画出物象的空间关系。2、过程与方法:搜集美术作品中表达空间关系的例子,分析其对空间表达的特点和画面效果。在动手实践中,学习表达物象空间关系的方法。3、情感目标:认识到手绘线条可以弥补语言交流的障碍,从而实现更好的沟通和表达。教学重点:认识手绘线条表达空间关系的方法和特点。教学难点:运用手绘线条的方法描绘出物象的空间关系。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展示优美的风景照片),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丽动人的景色,富于生活气息的农家小院、层层叠叠的城市建筑、绿荫与鲜花簇拥的街道、峰峦起伏的风景等等,我们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表现生活中的动人的景色呢?学生回答,师展示吴冠中画出的速写,学生对比欣赏。师小结:手绘线条可以很好的表现空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二、新课讲授:1、自主探究,掌握新知:A、学生欣赏作品,探讨物象空间概念:指包含有具体事物形象的三维立体空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例如:我们上课的教室就被称作室内空间;游戏、运动的草坪和操场通常又被称作室外空间。B、为什么要学习运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物象空间?这种方法表现显得清晰、简洁、美观,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2、合作释疑,突破重点:(1)、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展示图片,学生欣赏分析: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A、学生小组欣赏《内巴蒙庄园的水池》壁画(古埃及),讨论:在这幅古埃及壁画中,所表现的物象空间,和我们眼睛看到的物象空间有什么样不一样的地方?你能寻找出来吗?学生总结出:古代绘画中上下安排法的应用。教师总结:在古代埃及人们把近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下方,把远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上方,以此来表现画面上的远近关系。请学生欣赏:中国古代画像砖上表现出行的场面。学生分析:上面的马车远,下面的人物近。总结出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一:上下安排法----物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往往以下面的表示位于近处,上面表示远处。(俯视空间效果)B、分析欣赏画面《今日巴东》速写吴冠中1984,比较得出另一种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二:前后遮挡法----用画面前边的景象遮挡后边的景象来表示前后、远近关系。简洁、清晰地艺术表现效果。C、欣赏《林间小道》荷兰风景画,学生感受画面的远近空间感和立体感,认识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三:焦点透视法----我们在自然中看到的物体呈现出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空间关系,这种现象叫做“透视”,也叫透视变形。出示一组小船,造型大小一样。问:想一想:怎样能使这一组小船,表现出有纵深感的空间效果?出示透视法表现出的画面,学生对比欣赏。D、展示传统中国画《清明上河图》,学生体会散点透视的表达方法。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远山无石、远树无枝、远水无波、远人无目,浓淡虚实,三远法等方法。E、出示矛盾空间的物体(埃舍尔的不可能的世界)《现实》荷兰埃舍尔1953,引出主观的表达方法.教师出示不同的表现方法的作品,学生辨别采用的方法分别是什么。(2)展示图片《北京长安街及两旁建筑》,师演示、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用透视法表现:教师示范:定出视平线----消失点----画出楼房的框架----细致刻画----完成。三、课堂实践、感受乐趣:1、请你以建筑或风景图片作为绘画素材,用你的线条进行物象空间的艺术表现。2、绘画要求:先观察、找特征;重表现、讲构图;先轮廓、后深入。3、步骤:(1)起稿定位(2)空间表现(3)调整完成4、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辅导。教师在巡视辅导时随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在实物投影上讲评。四、作业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