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的“多”义诗歌语言的“多”义两个意义共存,无法两个意义共存,无法排斥其中含任何一个。排斥其中含任何一个。1.双关义一、字义双关二、字音双关莲——怜丝——思晴——情例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空间距离:你朝着和我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时间距离:仍没有回来,距离分别的那一天,越来越远……心灵距离:近在咫尺,心灵却仿佛远在天涯,越来越远……例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贺知章比喻:一树绿柳鲜嫩莹亮,好像是用碧玉妆饰而成,那一片片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典故。《碧玉歌》:碧玉小家女。南朝宋代汝南王小妾。那婀娜多姿的柳树,宛如碧玉凝妆而立,衣袂随风。修饰宣示义修饰宣示义2.情韵义例1:白日,辉煌灿烂,激荡光明白日当天三月半——《无题》李商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学刘公幹体》鲍照例2、绿窗:温暖家庭,闺阁气氛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苏轼《昭君怨》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韦庄《菩萨蛮》例3、南浦:离愁别绪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之何如?——江淹《别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九歌河伯》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例4凭栏、倚栏:吊古怀远,抑郁愁苦,悲愤慷慨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姜夔《点绛唇》附着于宣示义,是主旨之附着于宣示义,是主旨之所在。所在。3.象征义1.象征义十分常见:《咏怀》、《感遇》陈子昂《感遇》38首张九龄《感遇》12首阮籍《咏怀》82首庾信《拟咏怀》27首所怀、所感才是诗歌中的象征意义,才是诗人的衷心所在。2.象征义的特点一、用具体事物象征抽象的意义。东篱: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漫绕东篱嗅落英。苏轼《戏章质夫寄酒不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屈原,香草美人,品行与理想。2.象征义的特点二、用客观事物象征主观的情绪。刘克庄的《贺新郎》:“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辛弃疾的《水龙吟》:“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世说新语》:“新亭对泣”,忧国伤时的悲愤之情。3.公认的象征义与个人的象征义例2、李商隐的“嫩笋”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初食笋呈座中》壮志凌云的青年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对自己前途的忧虑。例1、陶渊明的“归鸟”象征归隐隐藏在字句的表面意义之隐藏在字句的表面意义之下,需要一层一层剖析出来。下,需要一层一层剖析出来。4.深层义例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欧阳修二、因泪而问花一、何也?因花而有泪三、花竟不语四、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秋千而去总结: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二、李龟年不幸的身世一、时节:暮春初夏三、自己坎坷的经历四、盛世繁华的败落例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没有诉之于言辞,但引导没有诉之于言辞,但引导读者往诗人的意向去想。读者往诗人的意向去想。5.言外义例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略去:出击没有?追上敌人没有?场景:大雪之夜,集合轻骑兵,准备追击。艰苦的自然环境、肃穆的战斗氛围、将士的英雄气概渔翁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流淌而出渔翁由显而隐,山水由隐而显,渔翁与大自然和谐相融例2、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