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需要爱和耐心艾玫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如此,由于遗传、性格、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存在很多差异。有的听话懂事,有的倔强顽皮;有的聪明伶俐,有的迟钝呆板。教室应该承认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因材施教。陈奇远同学是我班的一个反应慢、不会与人交流、胆子很小的小男孩。但这学期我发现他变得热情、乐于助人、愿意为班级做贡献,是个积极向上的好孩子了。记得还是在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他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校生活还不适应,不会和其他的孩子下课一起玩耍交流,总是一个人坐在凳子上看别的孩子玩耍。我还发现他课堂上思维不活跃、基本上不发言,有时还会一脸的茫然,提问时总是答不上来,所以我对他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多。经常与他谈心交流,和他交朋友,但凭一、二次或数次谈话是办不到的,需要做大量的、细致的、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而且我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了孩子在家的情况,也知道孩子在幼儿园没有认识太多的字,所以在课堂识字方面比较吃力,认识了前一个字,再认识后面的字又忘记了前一个字,总是记不住。还知道孩子的胆子很小,缺乏自信,所以上课时不敢举手发言,害怕同学们笑他。(这是孩子与家长交流时,孩子的心声。)与家长交流之后,商量了同抓共管的方法,定期进行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使他慢慢地有了自信,也适应了学校生活,在课堂上也能举手发言了;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地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真诚的爱。这学期陈奇远同学就像变了个孩子,与同学们也能主动交流,四人小组配合得很好,经常看到他们一起玩耍,一起背诵课文,一起讨论问题。经常为班级做好事,拿卫生纸给同学用,捡到东西都主动还给失主或交给老师。每天下午一节课后我带领四个值日生打扫卫生,不管是不是他的值日,总是跟在老师身旁忙个不停,不是擦黑板就是提水,不是帮忙拿拖布就是摆桌椅,有时我让他下楼活动活动或先上厕所,他总是说等忙完了再说,我总是表扬他是老师好助手,他也总是一笑而过。这学期不管是学习还是纪律是我班这学期进步最大的一个,其他老师也多次向我反映,说他变化很大,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陈奇远同学的转变使我清楚的意识到老师对每个学生的辅导和关爱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也是需要大量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是很艰辛的事的,谁叫我们无怨无悔地选中了这个职业呢?我觉得教师与学生就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吾生有涯,而知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