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置身诗境”呢?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置身诗境什么叫“缘景明情”呢?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或物或人或事,也就是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缘景明情单元学习重点品味诗歌意境美涉及的主要内容意象出意境一字出意境什么是意象?“意”即诗人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意象即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们可以是自然景象,也可以是人文景象。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大风长云寒霜飞雪苦雨•梅花翠竹松柏幽兰菊花•美人神女灵修•杜鹃磁针•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青鸟鸿雁雁足尺素•白雪玉壶冰心离别、游子凄凉悲愁高洁隐逸国君坚贞思乡音信、书信高洁什么是意境?“意”,作者的感情;“境”,作者创设的图景、情境,由景物(意象)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情感和客观场景融合在一起,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中的艺术境界。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常见意境举例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的美好;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例: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情感《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意境:萧瑟苍凉。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象: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鉴赏意境关键点“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乐景也可以抒发哀情)。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来说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鉴赏诗歌,要诵读全诗,抓意象,品意境,悟情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吟诵意象(抓特点)想象与联想意境明情一、诗文扩写式赏析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仔细分析诗句特点,通过合理想象,抓住诗人心态,扩写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基本方法1:抓住诗句中的基本景点(意象)。2:抓住单个景点的基本特点。3:抓住整幅画面的特点,进而把握诗的意境,理解人物的情感。4:合理想象、联想,巧加串联,扩写成文。1:抓住诗句中的基本景点(意象)通过分析,这两句诗的基本景点有:①山②水③柳④花⑤村2:抓住单个景点的基本特点①“山”的特点是“重”(层峦叠嶂)。②“水”的特点是“复”(曲曲折折)。③“柳”的特点是“暗”(绿阴正“浓”)。④“花”的特点是“明”(明艳、艳丽)。⑤“村”的特点不明显,但从“山”“水”两景点可推知这“村”应是“山野之村”,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这“村”应该具有“朴素”、“原始”的特点。3:抓住整幅画面的特点,进而把握诗的意境,理解人物的情感。“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句,我们从“重”“复”可以推知画面应有“迷濛”之美;从“疑无路”可知,人的心情有些“迷惘”。而“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就有了变化,从“暗”和“明”可以推知画面应是“明朗”“清新”的,人的情感里有一种“惊喜”的因素。4:合理想象、联想,巧加串联,扩写成文例:青翠可掬的山层层叠叠。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