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幸福课堂“幸福”是多么让人神往追寻的字眼,也是教育界一直追寻的目标,可是“幸福”好似与“课堂”无缘,君不见“痛苦”课堂比比皆是。其实“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幸福是存在于一个人真正的工作中的”。事实上,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课堂是师生生命不可重复的体验,课堂中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而这些都应该建立在幸福之上。让课堂洋溢着幸福,已成为师者们一生的追求。那怎样的课堂才是“幸福课堂”呢?怎样才能做到“幸福课堂”呢?吾以为“幸福课堂”是以教师有职业幸福感为前提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象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引导者,其教书育人的目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让人成长为自由的,全面的发展的人。其中幸福感是最重要的要素。试想一个不幸福的教师怎么能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因此教师自己要感受到幸福,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这是作为一个教师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学校是师生的精神家园,但曾几何时,校园变成了暗无天日的人-1-间“地狱”。特别是中学,“朝六晚十”,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再加上分数“催命”,考试“压迫”,哪里有幸福可言;而我们现实的课堂,许多教师只是把课堂当成谋生的一个场所,讨厌上课堂,害怕进课堂。上课时不是满脸愁容,就是愤怒难当;上课时不是胆战心惊,就是冷漠无情,哪有幸福可言。曾记得《瓦尔登湖》一书中说过“我们应该多多授人以我们的勇气而非我们的绝望,授人以我们的健康舒坦而非我们的愁容病态,当心别去传染疾病。”因此只有当教师心中洋溢着幸福美好的情愫,脸上才会有灿烂的阳光并自然的照亮和温暖学生的心房;只有当教师情绪饱满和内心充实,才会自然的流露出对细节的关注和乐于真诚的分享。有一首歌唱得好:你眉头开了,所以我笑了。你眼睛红了,我的天灰了……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上出幸福的课堂,培养出快乐幸福的学生。吾以为“幸福课堂”应该是师生和谐合作共享的课堂。曾读过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有两滴水,在相隔很远时,没有任何的牵连。可是当把他们互相接近,在一个适合的空间范围内,他们会突然地聚集、合并在一起,两滴水就成了一滴水。”确实,在一个适合的空间范围内(如集体)里,需要一个团结的氛围,而团结也正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组合而成。我们渴望我们的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就像是水和水之间的关系,大家互相交融,互相接纳,互相包容,互相共享,那样“幸福课堂”则幸福矣!师生和谐合作共享的课堂是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常提的话题,也是我校-2-“幸福课堂”追求的目标之一。这种课堂应该是开放互动的,共享合作的,没有浅薄,没有狭隘。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的关系是和谐的,互相尊重的。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认真听取老师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看法与见解;而教师则尊重学生学习实践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在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时空,给予他们自主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合作,两者彼此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彼此分享,共同的拥有。这样教学的进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分享人类精神财富的过程,就是分享各自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在他们的合作分享中,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彼此享受到尊重的幸福,交流的幸福,成长的幸福。吾以为“幸福课堂”应该是富有活力的,充满智慧动态生成的课堂。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过程。而我们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状况、思维状况,更好地在教学中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