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VIP免费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_第1页
1/2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_第2页
2/2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样一套书《写给孩子们的哲学启蒙书》五卷本(法文版为《关于人生的哲学点心》),还没来得及讲给孩子听,自己就深深的沉醉其中,原来遥不可及,甚至高深莫测的哲学是这样的。原来哲学就是一种智慧,就那些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智慧!有一个三十六岁的法国女士,她去大学听哲学课,结果吃惊地发现,这些课程的四分之三她完全听不懂。这位女士不是什么农场挤奶女工,而是经营行业的策划高手。原来她也听不懂哲学!她很自信,也非常大胆,她向哲学而不是自己的能力提出了怀疑,她想,“二十岁听不懂哲学还情有可原,可是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仍然听不懂,这才是哲学本身的问题。”结论有了,就开始行动,她马上联合一位法国国家哲学博士出版了一套连小孩子都能读懂、都会喜欢的哲学书,书名为《写给孩子看的哲学启蒙书》,一套五本,本本炙手可热,反响强烈,转眼就翻译成十五国文字。这位女士叫碧姬•拉贝,那位博士叫米歇尔•毕奇,两位正是试图改变哲学拒人千里之外的实验员,广受欢迎的哲学启蒙书的作者。哲学源于惊奇。儿童初临人世,精神世界很少有先入之见,周围的一切甚至他自身对于他们来说都显得那样陌生、神奇、不可思议,他们以纯净的眼睛看待世界,经常会提出一些令人惊讶的问题来;在对这些问题的答案的追寻中,儿童被这世界的可知性所激动,便接二连三地问下去。这些问题是儿童应付陌生的周遭世界的一种渴求,不仅如此,儿童的问题还常常触及到一些关于宇宙、自然和人的深奥的命题。亚斯贝尔斯说:孩童的言谈,经常会触及哲学的奥秘。儿童的问题是充满稚气的,但在稚气里却包含着智慧的种种萌芽和源泉,总能给我们以启示和力量。而脱离了童年期的成人,丧失了儿童时期的好奇和敏感,过上了一种自以为成熟,却是固步自封的生活。哲学科学家吴国盛说:小孩有“天真的问题”,但常常得不到“权威的回答”;大人有“权威的回答”,但常常想不到“天真的问题”。同时持有“天真的问题”、拥有“权威的回答”真的很难,可是,如果你读到了碧姬•拉贝和米歇尔•毕奇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你就会明白,这也并不是不可企及的,这套《启蒙书》的确达到了在更高的层次上再现了儿童的天真、保留了儿童的敏锐而又超越了儿童的幼稚的境界。《启蒙书》中卓越的哲学智慧,渗透于朴素直白的文字和简明浅显的解释里,不只是给予功利糊涂的成人以启迪,也解开了孩子心中的困惑,照亮了孩子澄澈的心灵,更是将如何与孩子沟通、解疑的金钥匙交予了被孩子的问题所折磨而无计可施的教育者。碧姬•拉贝和米歇尔•毕奇这两位作者,深谙哲学的真谛,将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转换角度,呈现这些命题在每个人生活中的面貌。即使是关乎人的存在的根本命题,比如“生死”,比如“时间”,也被设计得与每个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可见,作者是将这些重大的问题与儿童成长中对自己生活的沉思和规划生动地联系起来了。《启蒙书》努力让儿童明白这一点——学习哲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有人说:当你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时,就最接近哲学的原点。而这个原点便体现在“问题”之中——《启蒙书》所提出的问题不拘一格,没有幼稚与成熟之分,因此,我们才会看到诸如此类的问题:人为什么会死?如果人不死呢?谁去照顾神?人到底需要多少钱?一小时是太长还是太短?我们可以对一切发笑吗?知道有什么用这些孩童式的问题被当作真正的难题来解决,其间丝毫没有矫揉造作、哗众取宠之意。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思想,便是尊重人性的灵犀。《启蒙书》努力让儿童明白——人性不是塑造的,而是释放的。希望家长们能够和孩子一起阅读这套丛书,您能够从孩子向您的提问以及他们的回答中获得了解与理解,获得欣喜与丰富。希望五、六年级的同学能够主动地阅读这套丛书。哲学能够给予我们俯瞰大地,笑对人生的勇敢智慧和大度。希望老师也来关注这套丛书,您会在阅读中品尝到思想的雨露和哲学的甘饴。然后,您将会心一笑,因为您对人生有了另一种眼光,另一种理解,另一种宽容。下面是六年级的同学在看完第一本以后,所写下的感受。关于人生的哲学点心六(5)王悦作为孩子的我们,脑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