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镇总校教学整体改革经验介绍一、工作目标宁城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将五化总校教学整体改革在2007年简报称为“五化模式”,其实我们也力求使学校的教学、德育、内务等各项工作的运行与管理达到“五化”,即规范化、自主化、工具化、科学化、人性化。学校要发展必须将“规范化”的制度建设与“自主化”式的人本管理科学结合,方能使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既有章可循有充满“人性”,从而更有效地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最优化,最终实现学校优质教育。“规范”指管理制度也指制度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自主”则是指学校在实施这一系列制度过程中的人本化管理以及这种管理给予师生的自由发展和创造空间,自主体现的更多的是师生学习和工作的自主性、能动性。“规范”是起点,而“自主”则是重点。通过“规范”管理,摒弃了剔除了那些影响师生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通过“自主”张扬师生身上蕴藏着独特的个人潜能,不断提升师生的生命意义。“工具化”就是在系列先进理念指导下,化概念为细节,变意识为行动,定方向想方法,方法就是工具。“科学化”—教育是科学。教育方法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教育规律要尊重科学的规律,教育力量要依赖于科学的力量。“人性化”就是尽量满足师生正当的情感和理性要求,关心其生活、关注其发展,为其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提供平台。要突出其柔性,疏导沟通,关心照顾,鼓励激励(目标的、信息的、精神的、物质的),就是要努力构建团结、民主、和谐、友爱的人际环境和勤学、善思、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这两种环境建设十分重要,它是培育核心精神、建立和谐校园的基础,要突出其自我意识性,以人为本,自我认识,自我调控,发展那种植根于内心的素质,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规范化、自主化、工具化、科学化最终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在“自主”式的人本学习与管理中充分体现“规范”,造就个性张扬、能够自主学习与发展的人,培养能够合作能够融入群体规范的人,寻找科学化的教育方式、方法或工具培养行为规范、习惯稳定良好的教师和学生,从而使学校成为共性与个性相融,理性与人性共存的地方,让教与学成为师生自我存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无限的幸福与快乐的一段生命经历,真正的实现教育的以人为本。二、实施背景1、现实背景:部分教师满足现状,课堂出现满堂灌现象。通过课堂追踪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从不自学,即使教师指导着学,学生学习行为也不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很不好,课前不准备,上课懒得动脑、动手、动笔,作业潦草,学习没有热情等等。这些习惯,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追根溯源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就是学习习惯的差异,尤其是自学习惯和规范程度的差异。只有以促进学生规范化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抓手,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理论依据:“转变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这些理念性文字1在近几年的教育理论书籍、领导专家讲座、大大小小的教研活动中以最高的频率出现,但如何将这些先进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实践却成为困扰所有领导、专家、教师的重大课题。因此在工作中“将先进的理念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规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三、主要做法(一)规范化自主学习与发展课堂模式规范化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框架和操作过程,可以概括为“三模块六环节”。三个模块是“自主学习—交流展示—清堂巩固”,六个环节是“据案立标、独立自学、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培优补差、清堂巩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清堂巩固据案立标独立自学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培优补差清堂巩固”1、据案立标: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主要由教师制定,可以偶尔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确定,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明白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找出哪是基础点,哪是模糊点,提出疑问,进入自学预习环节。2、独立自学: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首先是学生与文本对话、实验操作、质疑问难、排疑解难、分析归纳等,主动探究和获取知识;其次是整理学习收获,生成新知。对教师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