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多一点教育灾时保十分安全(2006-04-11)——英国11岁小学生蒂莉·史密斯获奖的启示2005年09月09日,11岁女学生蒂莉·史密斯获得英国海事协会颁发的托马斯·格雷特别奖,这在英国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的,此事在世界诸多媒体上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来临的当天,蒂莉正与父母在泰国普吉岛海滩享受假期的快乐。就在海啸到来前的几分钟,蒂莉的脸上突然露出惊恐之色。她跑过去对母亲说:“妈妈,我们现在必须离开沙滩,我想海啸即将来临!”她说她看见海滩上起了很多的泡泡,然后浪就突然打了过来。这正是地理老师曾经描述过的有关地震引发海啸的最初情形。老师还说过,从海水渐渐上涨到海啸袭来,这中间有11分钟左右的时间。起初,和她妈妈一起在场的许多成年人对小女孩的预见都是半信半疑,但蒂莉坚持请求妈妈和大家离开。她的警告如星火燎原般在沙滩上传开,几分钟内周边游客就全部撤离了沙滩。当这几百名游客跑到安全地带时,身后已传来了巨大的海浪声——“噢,上帝,海啸,海啸真的来了!”人们在激动和惊恐中哭泣,争相拥抱和亲吻他们的救命恩人蒂莉。当天,这个海滩是普吉岛海岸线上惟一没有死伤的地点。据路透社表示,在前往泰国度假之前,蒂莉在学校里曾参加过一个地理科学兴趣项目,研究水下剧烈地震所造成的巨大海啸。没想到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竟然在度假时用上了。因此就在海边其他游客对潮水突然退去,将船只和海鱼纷纷留在沙滩感到不解的时候,蒂莉却认出了海啸来袭的危险预兆。一个11岁的小学生,凭着在学校学到的有关海啸防护知识,竟然在海难危害来临时用上,成功的救出了几百名可能受海啸袭击的游人的生命,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事迹,此事给了人们许多宝贵的启示。一、懂得灾害防护常识是避难救灾的前提生活中知识就是力量,灾难时知识就是生命力量的保障。英国小女孩蒂莉运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有关海啸知识,在海啸来临前正确预测此事,并不辞辛苦地请求当时在海滩度假的游人离开,使这些有可能受到海啸袭击的人们得以获救。如果不懂得防灾救难的知识,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了。有位地震专家讲起我国西部某省发生过的一个故事。20世纪90年代初,西部某省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一个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几乎全部遇难。救援人员从废墟里找到这位老师时,发现她一直在用自己的身体护着一群孩子。后来,当地为这位老师塑像,以纪念她的勇敢和牺牲精神。但是,用专家的眼光来看,这其中也有遗憾。地震发生时,科学的自救方法应是及时找桌子等坚硬支撑物躲避。这位老师虽然有博大的胸怀,但是柔弱的身躯保护不了这些孩子。今年夏季的某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东方红校区,5名女生和一名正在为学生进行军训的解放军战士冒着电闪雷鸣的操场中训练而遭遇雷电袭击,其中一人腹部被大面积烧伤,在送往医院的抢救当中死亡。其他5人经过现场抢救和手术治疗,脱离了生命危险。他们如果事先懂得雷电天气避免在空旷地停留以防雷击的知识,那么这样的灾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许多事件都说明了我国国民对防灾避难知识的缺乏和防灾避难意识的淡薄。血的教训说明,在应对像海啸、地震等突发的大规模自然灾害时,如果不掌握避难防灾的常识和技能,就会导致严重的损伤后果。像日本这样多震的国家,人们对地震大都近乎习以为常。这是由于他们已经掌握了相关的防护知识,在遇到地震等灾害时并不惊慌,能从容应对,生存能力比其它地震多发区居民高。可见,懂得必要的防灾救难知识和培养防灾救难意识尤为重要,它是人们防灾避难的前提。二、灾害防护应从教育抓起,并应从小学教育入手美国从小学开始就进行防灾避难的安全知识课教育,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小学生到消防部门学习消防知识和进行实地动作练习。每年都得进行遇见火灾、车祸等如何安全逃生的实地演习。例如:让孩子们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厨房里、教室里,然后模拟发生火灾: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房间紧锁,让孩子们逐个练习如何最快打开房门逃生,如何最快打开房顶和窗户逃生,如何在漆黑一片中找到逃生出路,如何做才不会被浓烟窒息等。再例如:每年孩子们都要练习如何在汽车发生车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