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名师金手指]☞学习目标1.速读,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2.精读,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3.延读,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科学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学法提示快速阅读法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先快速度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延伸拓展法激活思维,就关于报道人类登月的文章如自读课本中的《登陆月球》进行对比阅读,充实有关细节,培养探索太空的兴趣。[文本研讨室]☺预读·基础积累1.请在课文中把下面的词语标注出来,注意字形和字音。观测指令合算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昂首挺胸一叶孤舟遥遥在望2.作家连线。朱长超,1944年生,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78年调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79年被录取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方法论专业研究生,1982年毕业后一直在该院信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1年被评为副研究员,1993年被聘为中国管理科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教授,兼任上海思维研究所所长。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思维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主要作品有《科技革命的步伐》、《思维的历程》、《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珍惜我们的家园》,《认识自我》、《开发自我》、《人生的智慧》等50余种,撰写《科学智慧》电视片40余集,已发表的各类文字在500万字以上。其作品《月球上的足迹》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第7册。朱长超性格温和而坚定,富有幽默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真理,人生格言是:多向世界说真话,勤为后人著文章。朱长超关于人类思维发展趋势的论文、关于社会生物学的论文,曾得到一些著名学者的好评。3.请把文中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下面,并再多读几遍。☺朗读·整体感知4.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研读·深入理解6.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宇航员登月,不仅开创了人类的首次载人探索外星球的新纪元,而且还肩负着特定的任务,那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些什么呢?8.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第5、11段,同时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9.文章最后写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是怎样理解的?10.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最值得你学习的一点是什么?☺品读·含英咀华1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阅读时你有什么感觉(我就觉得很紧张,很自豪)?哪一处让你最难忘,请找出来并朗读、评析。☺悟读·拓展创新12.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运用本文平实的语言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当堂达标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情况一切正常。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此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此刻,“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点上引力平衡。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①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