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地理学科教学计划一、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本册教材共五章: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习俗。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民俗。第十章、《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性等。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三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因以往的一些客观原因,学生对地理这门课程兴致不浓,通过开学的学情摸底,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备,知识积累程度低,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我有信心做好三、工作目标1、教学方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各项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2.兴趣方面:不仅让学生懂得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增强每位学生学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课堂方面: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在快乐中度过每一节课。四、方法与措施1、抓好地理课堂教学常规。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虚心向外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五、培优帮困措施较好学生课堂上要求能回答较难提问,思考问题积极,教学任务能当堂完成,课后要求阅读一定量课外读物,考试时要求失分不大。中等学生加强双基教学,多鼓励多表扬,使他们爱好地理,并且用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使他们时时有危机感。要求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能回答上课提出的稍难问题。学困生教学中多关心、多爱护他们,平时与他们多进行谈话,让他们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平时对他们要求严格但要求不过高,决不放弃他们,让每一位学生不掉队。六、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13.01—3.06第六章第一节23.08—3.13第六章第二节33.15—3.20第六章检测,第七章第一节43.22—3.27第七章第二节53.29—4.03第七章第三节64.05—4.10第七章第四节4月4日至6日清明节放假74.12—4.17第七章检测84.19—4.24第八章第一节94.26—5.01第八章第二节5月1日至3日劳动节放假105.03—5.08第八章第三节115.10—5.15第八章第四节125.17—5.22第八章检测135.24—5.29第九章第一节145.31—6.05第九章第二节156.07—6.12第九章检测166.14—6.19第十章176.21—6.26复习备考6月20日至22日端午节放假186.28—7.03期末考试2015.3.3孙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