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独立思考空间,让想象插上翅膀新课改中提出:“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自由的、创造性思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因此培养教育这样的人才要首当其冲。近代的教学引进了西方的数理化丰富了课程,进入到多元教育!但是,随着社会进程的快速进步,我觉得教育也应该快速改革与进步。爱因斯坦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将失去生活的最大乐趣。”发现孩子的兴趣要积极引导培养。沉闷的学习压抑了孩子的好奇,因为大脑的压力越大灵感就越少。数学课堂应该有其独特的思维魅力,所以不管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探究,都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我觉得我们的数学课堂首先需要适度的宁静,为学生提供一定静思的时间和空间,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在沉思与反思中走得更远。其次,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有必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当学生们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当他们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生活、熟悉世界,并能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时候,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近,数学的面纱就会被揭开,它不再神秘,不再深不可测。另外,我个人觉得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自身情感的表现和投入,要满腔热情地善待每一位学生,从而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比如,在教学枯燥的计算时,我通常都会在上新课前花上几分钟,举行一些抢答比赛,或者是脑筋急转弯题,让学生敢说,想说。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在课堂上一旦遇到“节外生枝”情况,便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上来。现在,我知道这么做错了。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而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教师必须坚持教学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提供有利条件。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要鼓励学生参照生活的经历大胆地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作出验证。我还注重培养学生不懂就问,有意见就发表的做法,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课堂上教师要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获得数学知识,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其提供观察机会。让学生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知识;开放学生的嘴巴,提供表达的机会,将数学知识寓于童话故事、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在熟悉喜爱的情境中领悟、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开放学生的头脑,提供思考的机会。在解决问题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经过学生自身积极地思考,探究发现数学结论,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开放学生的双手,提供操作的机会。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给孩子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亲历数学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引领学生,教育智慧是融于现实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中的。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在面对各种教学情境都能以不变应万变,给孩子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在创新领域自由翱翔。给孩子独立思考空间,让想象插上翅膀红星小学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