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动画,我做主—设置自定义动画》教学反思前进路小学孙艳红信息技术做为一门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五年级的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很浓,可是对学习具体的一个软件的操作却兴致缺缺,甚至出现畏难的情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设计这节课的指导思想。根据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我的动画,我做主—设置自定义动画动作路径》这节课,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曾经我为怎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犯难,在仔细研究了新课标倡导的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这一指导思想,我为整节课设计了龟兔赛跑这样的一个故事,课程的学习就以故事的推进为主轴展开。教学环节应该是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服务而设计的。本课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采取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讨论、去实践、去创作,通过交流合作去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环节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通过自我实践、交流合作、讨论探究,他们培养了兴趣,积累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另外本课还设计了教学难点(自定义路径的设置),难点由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让他们合作讨论去解决,不但发挥了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而且还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实际操作和恰当评价在信息技术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大胆放手去尝试,才能真正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绘制出最纯真的作品。另外,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还能了解学生的操作水平面,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不但降低了学习难度,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的作品的质量,而且学生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进了友谊、提高了协作能力。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像一些关键的概念没有向学生阐明。设置自定义动画动作路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画设置。设置动画进入、退出等效果仅如同演员的出入场般,不能算是动画效果。又如,在使用曲线或自由曲线等工具时,鼠标要形成十字光标才能移动,在终点要双击鼠标结束。这些细节的忽略,导致有部分学生在接下来的运用中出现操作失误,或者无法结束曲线,或者路径的设置和原意不符。在提升研讨的环节里,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刚学习的方法来创编龟兔赛跑的故事。这时,学生可通过刚刚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巩固联系,进而熟练的掌握操作技巧。这是一个有梯度的巩固练习,学生可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难度。碰到问题,鼓励学生自行解决,或小组内、小组间共同协作解决。在课堂上我发现学有困难的学生凭借学习资料或其它同学的帮助,较顺利的完成这次任务。而学有余力的同学则通过给已有的作品添加图片、文字等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出色的再创作的过程。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完成作品后,我创设了成果展示,交流成长这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解说作品的构图、意境等,甚至演绎。其它小组学生可进行评价。这节课体现了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以此做为原则的课堂是生动的,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希望在日后的教学中能吸取这一次的经验和教训,不断的成长,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