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一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1、请将下列名言规范公整的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A、蹒跚(pán)愧怍(zuò)吊唁(yàn)罄竹难书(qìnɡ)B、嶙峋(xún)两栖(xī)契约(qiè)风雪载途(zài)C、荒谬(miù)仄歪(zè)阻遏(yè)毛骨悚然(shǒnɡ)D、尴尬(ɡān)潮汐(xī)伧俗(chānɡ)在劫难逃(què)6、下列句子使用修辞错误的一项是()(2分)A.(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排比)徜徉在故事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加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C.(比喻)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D.(反问)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7、体会句式特点,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2分)倘若世界是一间小屋,爱心就是让小屋温暖的火炉;倘若世界是一艘小船,爱心就是黑夜导航的明灯;,。8、根据要求默写。(8分)(1),带月荷锄归。(2)月下飞天镜,。(3)夜阑卧听风吹雨,。(4)晴空一鹤排云上,。1(5)挥手自兹去,(6)会当凌绝顶,。(7)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二)(13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3、“三峡”指的是长江上游的峡,峡,峡。(3分)1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自非亭午夜分(3)良多趣味:(4)虽乘奔御风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作者最后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2分)(三)(14分)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2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17、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选文中加点的“前者”、“后者”各指文中的什么内容?(2分)21、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至少说出2种)?并各举一列。(3分)(四)(13分)谁与我同行严忠付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怵然了。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丫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