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近几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中,情境教学也频繁运用于我们的课堂。但是,不难发现,在这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老师一味地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为学生精心创设诗情画意般的课文情景,听音乐、唱歌、跳舞、画图、看多媒体录象等,情境多样化,学生活跃异常,但却偏离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忽略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及知识、态度、情感、过程、方法的全面教育。我们追求的是有效的教学情境,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谈一谈自己的点滴做法。一、以情激情语文情境教学情感性是关键。要使学生对学习投入情感,首先教师必须要有情感。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并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整堂课才能激情绽放,更好的实现情感教育。二、情境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应用挂图、实物、多媒体课件,或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形象的比喻等,引领学生在直观、生动的阅读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以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三、想象空间“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多维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展开想象,说出自己心里的话。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合作交流,利用直观信息重组而获得的。而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语文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研究学习情境创设的策略,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四、呈现平台教师可以根据条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的使用为课堂教学、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形式,呈现了多样化的平台,为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提供极大的方便。情境教学由于本身具有的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巧妙地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只要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勇于思考,敢于创新,大胆实践,以“有效教学”的理念去探索和实践,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就会迎来语文课程改革的美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