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密山市兴凯湖乡中心学校毕克福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主题下的第一个活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第一课时。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随着学生生活圈子的不断扩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较强,他们知识面广,遇事有自己的见解,对自己更加自信,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渴望参与,自己动手获取知识。能自己搜集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尤其是本课的内容,学生不同程度都有所了解。三、教材分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主题下的一个活动。这一活动又分“中华民族大家庭”“说说自己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节日”“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运动”和“民族习俗与礼仪”六个小的活动。根据教材安排,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第一个活动:“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材一开始安排的是一张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和各民族人民穿着民族服装的团结照。民族地区分布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穿着民族服装的团结照展现了“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欢乐祥和的愉快场景,让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我知道的民族”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掌握一些少数民族的名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各民族都是心心相印的兄弟姐妹。四、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3、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4、活动过程中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教育,感受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五、教学重、难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教育,感受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六、教学设想:通过听民歌、看民居、看服饰、看热情的各族人民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国各民族的奇特和美,激发对各民族的喜爱之情和探究欲望,通过民族分布图的认识,了解各个民族的分布特点,感受民族团结和谐。又通过民族自治区的了解,认识到各个民族平等,再通过生活中的做法,明理导行。最后齐唱《爱我中华》,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感受各民族的和谐、团结、平等,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七、教学方法设计:品德与社会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谈对各民族的感受。自己动手找、自己发现,民族分布特点联系生活,谈做法,达到教学目标。八、学习方法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自主探究,习得感悟,联系生活,有理到行。情景导入法、自读自悟法、观察法。九、教学流程设计:1课前谈话,听歌曲——激趣导入,激发对各民族的喜爱——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感受民族和谐——了解五个民族自治区,感受民族平等,明理导行——齐唱歌曲,总结升华,再次激发学生对祖国各民族的喜爱——布置作业,延续喜爱之情,并加以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人民币数张十、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MTV《爱我中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民族团结照片。2、学生简单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十一、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激趣导入鸡西小学的同学们大家好,你们喜欢听歌曲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苗族的宋祖英演唱的歌曲,请大家欣赏。(播放视频歌曲)欢快的乐曲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你们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吗?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你们知道在我们国家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都生活着哪些民族吗?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同学们想去了解这五彩缤纷的民族风情吗?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民族大家庭,板书课题《中华民族大家庭》。(三)、认识中华民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