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的民族黑龙江省大庆市二十三中学邓蕴莹说教材《黑龙江的民族》是黑龙江省地方教材《人文与社会》中的一课,从学科来讲隶属于历史与社会学科。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民族历史不是很了解,更谈不上对其他人的民族历史的关注与了解,所以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一次民族知识的普及。在这课中,同学们不仅能了解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称;了解什么是世居民族;更能了解黑龙江的世居民族——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族鄂温克族.......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爱祖国、爱家乡情感的洗礼。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黑龙江省世居民族的数量、起源、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其民族特征。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搜集资料,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了解、掌握新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精的治学态度。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说教学环节歌曲《五十六个民族》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中国有多少个民族?你知道几个?什么是六小民族?黑龙江有多少个民族?六小民族中黑龙江占几个?什么是世居民族?黑龙江的世居民族是哪些民族?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来展示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等民族的起源、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其民族特征。尤其通过视频展示:赫哲族民俗——鱼皮衣的制作、鄂温克族住所——撮罗子,汉语满语互译等环节更增添的本课的趣味性。说教学方法歌曲欣赏图片展示视频展示点拨启发小组合作探究小组竞争教师点评中国有多少个民族?你能说出几个?黑龙江有多少个民族?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考考你中国有56个民族。具体包括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黑龙江省有除了拉祜族、门巴族以外的54个民族。六小民族珞巴族:人口0.29万,西藏.是人口最少的民族。赫哲族:人口0.39万,黑龙江独龙族:人口0.74万,云南鄂伦春族:人口0.82万,内蒙古、黑龙江省门巴族:人口0.89万,西藏基诺族:人口2.09万,云南黑龙江版图黑龙江省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汉族人口3600多万,占总数95%.少数民族人口180万,占总数5%全省有一个民族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70个民族乡920个民族村.世居民族:世代居住在一块土地上的民族.黑龙江省的世居民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有人口26315人。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驯鹿曾经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鄂温克人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撮罗子”是他们的传统民居。鄂温克猎民发明制作了滑雪板作交通工具,并用来追赶各种野兽,他们利用桦树皮制造桦皮船。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过去,鄂温克人信奉萨满教,敬奉鬼神,崇拜大自然。2003年8月10日,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猎民开始搬迁,11户37名猎民作为猎乡首批生态移民牵着驯鹿走出大山,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鄂温克族驯鹿撮罗子地窨子桦皮船桦树工艺品鄂温克歌手鄂伦春族有“林中百姓”之称。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一带。地势在海拔500—1500米之间,正是高寒山区,全年平均温在摄氏零下20度左右。莽莽兴安岭栖息着鹿、狍、虎、豹、野猪、熊、狐狸、猞猁、水獭等野生动物,天然猎场,为狩猎的鄂伦春人提供了丰富的衣食之源。解放前夕,鄂伦春族只剩下2千人。解放后逐步实现了定居。现在整齐明亮的大瓦房以及现代化的学校、商店等代替了昔日的“仙人柱”。兴安岭上出现了电灯通明的新城镇。狩猎的土枪已换成步枪和半自动步枪。农田耕作已使用多种农业机械,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