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培训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成长奠定基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师观”。在正定中学的领导者们看来,现代教师的素质观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具有热爱学生、正义感、合作精神、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感等这些超越时代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则是必须具有包括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化的能力、研究性教学的能力在内的适应社会变化的时代性素质。在正确的“教师观”的指导下,学校结合越来越多新教师加入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一,加快培养造就学术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第二,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第三,以“名师”培养带动全体教师的发展,用全员发展促进人才涌现。在对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中,正定中学的先进做法首先体现在扎实的培训工作中。学校坚持送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确立一线教师轮流进修制度,让教师们在寒暑假期轮流到大学接受教材教法的培训。此外,学校每年举办教学科研年会、德育年会,先后邀请张彬福、朱绍禹、顾之川、刘月霞、吕同舟等知名教育教学专家和领导,来校讲课、听课评课,作专题讲座等。在教师培训费用的投入上,正定中学省吃俭用划拨经费,为培训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2013年,正定中学全年用于师资培训的经费为102万元,比2012年增长了27万元。先后有10多位老师出国交流、深造,350人次参加了各类各级的培训。在培训层次上,正定中学的教师培训主要体现在上级单位组织的培训、校本级培训和同头教研三个方面。在对新教师的培训中,正定中学采取了多样化的手段,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训”。即实行岗前培训。凡是新上岗的教师,必须在上岗前参加学校举办的岗前培训班。二是“带”,即开展岗位“拜师”、以老带新活动,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拜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师。三是“说”,强调集体备课、说课。四是“练”,学校专门组织“教学评估小组”,深入课堂,听青年教师的“推门课”,并及时进行评价,提出指导性意见。五是“观”,有计划分层次的开展制度化的观摩课活动。六是“用”,即大胆使用。精准管理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成功创造条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注重以人为本,并不断强化管理创新方式。为此,正定中学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革聘任制度,强化民主管理,完善评价制度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不断提高了管理效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班子,就是学校腾飞的翅膀。学校高度注重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干部头脑,在原有“扁平化”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重视对中层干部的思想引领和方法指导,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定期例会制度、汇报交流制度、互访互学制度等,提高中层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感,为他们创设既竞争又合作、既紧张又活泼的工作环境。长期以来,由于现行用人制度缺乏竞争机制,给教师队伍的使用、巩固与素质提高带来了困难,大家都同样端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挣着“放心钱”,形成内无动力、外无压力的局面,抑制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与校长负责制相配套的基础上,学校实行了教职工聘任制。该制度的实施激活了现行用人制定这潭死水,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教职工的责任心,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使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形成了一支有着旺盛战斗力的教职工队伍。如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正定中学的民主管理方式很好的使这一理念得到了实现。学校注重开好教代会,对于学校重大问题须经教职工代表审议通过;定期召开各部门、各年龄阶段教师的座谈会,征求老师们对学校现阶段工作和中长期发展的意见;完善沟通渠道,通过留言、论坛、信箱等便捷方式保持言路顺畅;对教师关心的话题及时说明,通过多种渠道给予反馈;建立健全制度,用制度保障民主管理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正定中学还建立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