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导游词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1第1页共55页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现在请各位与我一同往回走,南普陀是全国佛教高等教化的基地这是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由当时南普陀的主持会泉大师为首任院长,他将佛学院作为改革中国僧侣的教化试验园地,使之成为中外闻名的佛教高等学府,1937年抗日军兴,学院停办,,1985年又正式复办,由赵朴初会长重写了院额,现设有男女两部,男部在南普陀,女院在金榜公园内的紫竹林寺内,学院的每任校长都是由南普陀现任主持当任,所以现在的校长就是圣辉师。第2页共55页各位来宾,看对面的普照楼,是特地供应素斋的地方,南普陀素菜以其纯洁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抛开了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统,坚持素菜素料、素菜素做、素菜素名,其中有道菜名为“半月沉江”这是郭沫若先生所取的名,1962年郭沫若先生偕夫人来到南普陀寺,参观品尝素菜,他看过菜单后便把菜名排列编成韵律诗句,边吃边打拍子唱,兴致甚高,当端上当归香菇冬笋面筋汤时,见其一半香菇为墨色,一半面筋为白色,犹如半轮月影沉入江底,于是便为这道菜取名为“半月沉江”。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2第3页共55页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福建省香火最旺的南普陀寺,它位于五老锋下,为子五座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占地面积有3万多亩,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1684年由靖海侯重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快牌匾“南普陀”是当时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在1981年写的。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去看它的一些主体建筑,这是天王殿,在1925年改建的,我们看它的建筑结构是木构架结构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位嘻嘻哈哈的菩萨是弥勒菩萨,他是一坐艺术品,他是采纳福第4页共55页建省特有工艺“脱胎漆器”而制作的,要先用泥做出他的泥身,难后用金漆精描细画千遍,最终再破去泥胎才完工的。这种工艺品不仅美观、坚实、而且还不怕火,因此很深受游客的喜爱。佛预言在56.7亿年之后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佛道因此人们称他为将来佛。这是四大金刚,_中曾被破坏,这是经过重塑的金身,他们的职责是护卫天下,我们看他们的兵器和形象都不同,这是东方持国天王,这是南方增长天王;这是西方广目天王,这是北方多闻天王,他们手上拿的法器都有不同的含义:剑,锋也,比方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含着雨的意思;龙,有青龙的含义,暗指顺。“风调雨顺”乃是万事如意,第5页共55页国泰民安。我们看到这四大天王的一只角是悬挂在空中的,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关于这个有一个传闻:明朝皇帝朱元璋诞生在农家,小时侯家境很贫寒,常常饿着肚子,于是就到庙里做小沙弥,负责清扫他扫到天王殿的时候看到四大天王的角四周不干净,于是就叫四大天王把脚抬起来,因为朱元璋是真命天子,天王不好不从,结果打扫干净后,小家伙就听到开饭的钟声,于是就顾不得眼前的事,就放下扫帚,跑去吃饭,四大天王的脚就始终抬到今日了。那么只要谁能吩咐四大天王把脚放回去谁就是真命天子,这是跟大家开个小玩笑。那我第6页共55页们来看一下后面的这是0天神韦驮,他曾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之一,据说佛在捏磐时,有邪魔将释迦的佛舍利偷走,韦驮历经艰难,把舍利追了回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他身穿甲胃,手持金刚杵就是爱护佛祖,降妖的。韦驮手上拿的法器不同就表示这个寺庙的制度,假如韦驮手上的金刚杵是着的的,是表明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游僧不开放,最多只能吃两餐,不能住宿;假如韦驮的金刚杵是横放在手臂上的,表示寺庙是十方丛林制的,游僧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叉腰,右手握着金刚杵过额头就说明这寺庙对外来的游僧要适当收费。南普陀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