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肯定产生了很多感想,为此须要仔细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傅雷家书》读后感1前段时间吃烧烤,老蹦力邀,跑友煽呼,外加酒精的作用,我不第1页共98页自量力加入了“大户人家跑步读书群”,主动响应团长的提倡——“做个有文化的跑者”,让身体和思想都得在路上,我翻翻书架,找本《傅雷家书》,激发灵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是傅雷先生作为一个学问分子的真实写照。1966年9月3日半夜,傅雷夫妇上吊自杀,自杀时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胆怯踢倒凳子惊扰到楼下的人,这是一个学问分子最终的风光。有人评价说:“粗鄙与文静的差距就是一床棉被”“带走了一个时代的优雅与温厚。”心怀敬重,我就在9月用读《傅雷家书》来缅怀这两位宏大的第2页共98页学问分子吧。《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先生和夫人自1954年到1966年给儿子傅聪的家信。这些写在纸上的家常话,成为傅雷先生思想的折光。金庸评价此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家书内容有所分工,父亲侧重思想教化、艺术探讨,母亲侧重日常琐事的指引与提示,纯真、质朴洋溢在字里行间,令人感动。家书中展示的纯良家风,是傅雷夫妇留给儿子最珍贵的家产,也让后世读者受益颇多。傅雷字怒安,他的性格人如其名脾气刚烈,说一不二,但他能够第3页共98页与儿子开诚布公地聊音乐见解、唐诗宋词、外国人文、人生观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对待男女情感以及婚姻的看法……林林总总,事无巨细。傅雷不仅是闻名的翻译家,还是作家、教化家、美术评论家,艺术鉴赏家,更是一位平凡而宏大的父亲,是不折不扣的大师,这本书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大师,学习大师育儿的胜利阅历,学习大师的高尚情操,学习大师的为人处事。儿子傅聪20岁小有成就离开上海去北京求学,后又去波兰求学、竞赛。傅雷对孩子的爱柔肠百转,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父亲对儿子毫第4页共98页无保留的脉脉温情:“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从书中可以看出,傅雷是特别细心的一个人,他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大到人生哲理,小到为人处世,傅雷爱儿子,但却不溺爱儿子,他对儿子悉心培育,希望他成为一个时刻爱国、淡泊名利的人。书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很久没有看到你的信,今日收到,看了又兴奋又激烈,又或是“五十多天没给你写信了,千言万语无从下笔;老不写信又心神担心;真是冲突百出”。估计傅雷夫妇等待儿子书信等的都有点焦虑了。父母渴望得到孩子的消息,哪怕明知第5页共98页道孩子一切都挺好,但是将要看到或已经看到孩子写的只言片语仍能激烈万分。这一点孩子离开父母去远方,父母体会较多。我们孩子上高校后第一学期跟我们联系比较少,今年暑假离家前她妈妈跟她沟通之后,本学期,孩子微信上冒泡次数多了,吃饭常常晒个图,别人看似这无聊的晒饭,也足以让我们做父母的激烈不已,每次有孩子发消息的提示,明知没啥大事,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新奇与兴奋,急于知道孩子发的啥,就是看了图片也要用手指划拉大,还要细细看看详细吃的都有啥,穿的都有啥,瘦了没,边上照相的还有谁,在这点上,全部的父第6页共98页母可能跟傅雷当时状况类似吧。傅雷要求儿子的择偶标准“本质和善,天性温厚,胸襟开阔”,夫妻相处要“敬重、谅解、宽容”日子过久了“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挚友,也即是所谓的终身伴侣。”依据个人半生的视察与体会傅雷的这些标准、要求与观点,特别接地气,放眼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中国文化圈,百分百适用。第一、现如今,人们择偶可能看家境、看文凭、看工作的多,往往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和善,温厚,胸襟”,有了这三样根本的东西,家庭才能许久不衰;其次、夫妻过日子难免磕磕绊绊,看法不同、家境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就须要“敬第7页共98页重、谅解、宽容”,须要换位思索,一切过不去的坎,想不开的结也就过去了;第三、夫妻过日子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