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可撤销合同有哪些情形可以撤销可撤销合同有哪些情形可以撤销可撤销合同是指不真实性的合同,在我国对于可撤销的合同有着明确的规定,那么究竟司法说明上的可撤销合同是指什么呢?可撤销合同是随随意便就可以撤销的吗?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情形有哪些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第1页共14页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状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恳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本条是关于可撤销合同的规定。所谓可撤销合同,就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我国的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会的;第2页共14页(二)显失公允的。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起先时起无效。可撤销合同具有以下特点:1.可撤销的合同在未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合同。2.可撤销的合同一般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无论是在大陆法系还是在英美法系,大多规定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撤销权人可以恳求撤销合同。3.可撤销合同的撤销要由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来实现。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有相同之处,如合同都会因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而使合同自始不具有效力,但是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第3页共14页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涉及意思不真实的合同,而无效合同主要是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可撤销合同在没有被撤销之前仍旧是有效的,而无效合同是自始都不具有效力;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是有时间限制的,本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合同成立时起1年内具有撤销权;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人有选择的权利,他可以申请撤销合同,也可以让合同接着有效,他可以申请变更合同,也可以申请撤销合同,而无效合同是当然的无效,当事人无权进行选择。对于可撤销合同的规定必需要留意以下三点:第4页共14页1.可撤销合同中,因重大误会而订立的合同、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允的,当事人一方有权恳求撤销合同,主要是误会方或者受害方有权恳求撤销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中,则只有受损害方当事人才有权恳求撤销合同。2.撤销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变更或者撤销。3.在可撤销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并非肯定要求撤销合同,他也可以要求对合同进行变更。本条规定了三种可撤销的合同:1.因重大误会而订立的合同。第5页共14页所谓重大误会,是指误会者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相识上的显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误会者的利益受到较大的损失,或者达不到误会者订立合同的目的。误会干脆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担当的义务。同时在这种状况下,虽然同行为人原来的真实意思不相符合,但这种状况的出现,并不是由于行为人受到对方的欺诈、胁迫或者对方乘人之危而被迫订立的合同,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损。而是由于行为人自己的大意,缺乏阅历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因此,对于这种合同,不能与无效民事行为一样处理,而应由一方当事人恳求变更或者撤销。第6页共14页因重大误会而可撤销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几个要件:(1)误会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产生的`。这类合同发生误会的缘由多是当事人缺乏必要的学问、技能、信息或者阅历而造成的。(2)必需是要对合同的内容构成重大的误会。也就是说,对于一般的误会而订立合同一般不构成此类合同,这种误会必需是重大的。所谓重大的确定,要分别误会者所误会的不怜悯况,考虑当事人的状况、活动性质、交易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误会是否重大,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其一,对什么产生误会,如对标的物本质或性质的误会可以构成重大误会,对合同无关紧要的细微环节就不第7页共14页构成重大误会。其二,误会是否造成了对当事人的重大不利后果。假如当事人对合同的某种要素产生误会,并不因此而产生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