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析文本,理解并总结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2.阐释文中极富有哲理又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作者把说理蕴藏于形象中、与抒情结合的语言特色。【教学重难点】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体会作者把说理蕴藏于形象中的写法。【教学方法】评点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预设一、导入《乡愁四韵》,道出了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深沉执着而又殷切之情。自古以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歌曲,可谓车载斗量。作者们借助各种表达乡愁的物象,写尽了乡愁之痛,让人叹为观止。文章的作者或借“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或借“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或借“梦”: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或借“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将乡愁写得淋漓尽致,真得让人千肠百转。但千人千法,不同的人,不同的写法,才能让这一乡思的明珠璀璨夺目。今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用心感悟韩少功的乡愁,看看他又是怎样表达他的乡情和乡思的。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二、《我心归去》写“我”旅居在法国过着优裕的生活,但却并不开心,甚而无聊、空虚、痛苦,因而日益思念自己的故乡,虽然故乡是贫瘠脏乱的。充分表达出对故乡的由衷的热爱之情。作者为什么那么死心塌地地想着恋着爱着自己的家呢?或者说,作者对家有种什么样的理解呢?快速浏览文章7、8、9段,这几段是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明确:故乡不只是出生的地方,故乡有我们的历史,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有你的血、泪、汗水。故乡的美中含悲。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大部分写家园之思的作品着眼于怎样思乡,《我心归去》更多在探讨为什么思乡。三、《我心归去》的哲理性很强,但它的哲理不是单纯的说理,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向来表达,如“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正因为如此,才会打动我们。现在,我请同学们找一找,看看文章还有哪些地方既有哲理又饱含感情,然后在旁边的“对话栏”加以评点。①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评点:物质的优裕替代不了精神的寂寞,作者反复渲染这种远离故土的孤独,最后,作者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当时的精神状态,就好像到了悬崖的边缘,甚至比这种情形还要糟糕,因为从悬崖掉下去即使粉身碎骨也会感触到实在,而现实的情景是一片空虚与茫然。②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评点:人离开了故乡,有了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有了熟悉与陌生的比较,原先熟悉的人际关系没有了,自己的历史也丢在了远方,所以就孤独,故乡昨日的时光因为这些因素而变得更加珍贵,充满了诗意和温馨。③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评点:作者通过对音乐的“误读”来说明故乡与人在情感与审美上的关系。故乡可能没有一些风景名胜来的美丽,但是当你听到那些深沉的乐音时,你联想到的依然是故乡,因为只有故乡才是你情感的源泉。④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评点:三个失望饱含对故乡更美好的希望,对故乡的失望可能含有期望更美好的意思,即使是真的失望,也不妨碍对它的真爱。这是浸着心血、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才能引发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