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摆一摆”等多种认识图形的方法,体会研究图形方法的多样性。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中,激发对图形研究的好奇心并渗透数学美的观点。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来。教学难点: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掌握探索的方法。三、教具学具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纸、若干不同长度纸条、三角板、直尺。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主题图,分别是什么?(书和邮票)它们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大胆猜想:大家来指一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条边和四个角。学生指一指你来猜一猜它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学生猜想: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四个角应该是直角吧。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四个角也都是直角。那你的猜想正确吗?(学生有的点头,有的沉沉默)怎样来证明你的猜想呢?(动手量一量,比一比)2、活动一:探讨长方形的特点(1)、自己先思考应选用哪些材料才能验证刚才的猜想。(2)、在小组内商定验证方法后进行验证,并说说验证方法。(3)、选小组汇报,集体交流。请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发现情况。要求汇报时说清楚选用的材料、方法和结果。首先是探讨边的特征,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学生选用长方形纸片、直尺。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相对的两条长边一样长,相对的两条短边一样长。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两条较长的边和两条较短的边,它们的位置都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第二种情况:学生选用了长方形纸片、在研究长方形时是通过折纸得出来的。学生这样折:先上下对折,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这两条边一样长。再左右对折,发现长方形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左右边也一样长。从而得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第三种情况:学生选用了些长短不等的若干根纸条。通过摆一摆,发现只有选用两组一样长的纸条摆才能摆成长方形。从而得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当学生汇报完,我对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发现长方形边的特征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边总结边板书)接着是探讨角的特征,学生的汇报也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学生选用长方形纸片、三角板。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有4个角。再用三角板的直角在每个角上比一比,发现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第二种情况:学生也是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和三角板。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有4个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了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它是直角,然后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都是直角。……当学生汇报完后,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边总结边板书)3、活动二:探讨正方形的特点方法同探究长方形的特点的方法相同。4、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部分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汇报交流,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民主性,我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让各个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验成功,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三、巩固应用拓展提升1、基本练习(1)拼一拼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出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然后根据拼的情况进行展示和交流。(2)、摆一摆用同样长的小捧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3)涂一涂在方格图上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4)画一画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方格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