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又是币有两面,又是辩证法—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之我见心路独舞随着2014年高考第一天的落幕,全国各地的作文题目也跟着揭开了面纱,我从头浏览到尾,感觉几乎快是清一色的“币有两面”的辩证法题目了,差别只在于是更接地气还是更文艺范儿而已。比较接地气的代表是北京的高考作文题目《老规矩》:“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这篇作文试题好就好在把题目出得非常公平清楚,话题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学生不会因生活水平和背景的差异对题目产生模棱两可的理解这样的作文题目集中考了学生作文的构架能力,论述能否做到收放自如语言是否干净等,达到了一个作文考试应该达到的目的。同样比较接地气的题目我认为还有江苏的《什么是不朽》、辽宁的《科技改变生活》、安徽的《剧本修改谁说的算》等。另外一些有着同样哲学意味的题目只不过更倾向小清新而已,比如湖南的《心在哪风景就哪》、福建的《空谷》、湖北的《山顶的风景》、广东的《胶片与数码时代》等;而另一些则更像心灵鸡汤型的励志,比如浙江的《门与路》、四川的《人只有站起来后世界才属于他》等。这些作文的题目出得稳妥,没有似是而非,达到了考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这里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穿越沙漠和自由》:“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这个作文题目的张力很大,可以写得很高深,不仅考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同时也揉入了对学生想像力、角度选择能力和知识面宽窄等方面的测试,更倾向于考查一个学生的素质,我认为是难得的一个好题目。一个让我感到特别欣慰的地方是今年看到了“币有三面”影子的高考作文题目。很显然,“币有两面”的题目常是有局限性的,因为硬币实际上有第三面,有时能把币的边沿这个“非好非坏”的模糊过渡地带写好才是一篇文章出彩的地方。今年能这样发挥的题目该首推新课标全国一卷的《两人过独木桥》:“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此材料写作文”。要写好这个不赢不输、或者叫双赢的“硬币的第三面”的争议部分除了作文能力外,也有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的影子,这不是填鸭式教学能够培养出来的。而更有意思的是,新课标全国二卷的作文题目正是《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让我有理由去相信,中国教育已经更强地意识到对学生发散和创造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了。一个让我忍俊不禁的题目是天津卷的《假如有一款芯片》:“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某种程度上看,这个所谓的芯片现在不是已经有了吗?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的问世和维基百科等数据库的不断完善,让很多问题的答案只在指尖敲入键盘的一瞬之间,积累知识的过程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已经可以大大缩短了,那么更重要的不再是这种更倾向知识积累的“芯片”,而是能鼓励我们创新能力的“芯片”了。一个有点让我隐隐担忧的题目是广西卷的《老王生病》:“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医疗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这个题目里有很多正能量的亮点,医院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