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七个二类字,学会四个一类字。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薛谭学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列子》的大致内容,了解列子其人。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其中的寓意。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其中的寓意。教学难点:借助注释,理解并说出每句话的意思。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4个字,会写2个字。2、懂得《薛谭学讴》中蕴含的道理。3、能会讲这则寓言。生词我认识:姓谭讴歌饯行蜜饯遏制响遏行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以为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振动了树木,停住了空中的飞云。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来(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学贵有恒的道理。名言积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青出于蓝,胜于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板书设计:薛谭学沤学无止境学贵有恒,坚持不懈第二课时1、认识3个字,会写3个字。2、懂得《纪昌学射》蕴含的道理。3、能会讲这则寓言。学习目标:自学指导:1、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结合书下注释,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3、发挥想象,小组内讲讲这则寓言故事。(5分钟之后全班交流)生词我认识:繁荣昌盛昌隆弧线弧度偃旗息鼓冰锥圆锥虱子甘蝇,古之善射者,彀[gòu]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三年之后,虽/锥末倒眦[zì],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máo]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jìn]大也。二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簳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甘蝇。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提综的踏脚板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三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牛尾巴的毛没有断。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2个字,会写1个字。2、懂得《两小儿辩日》中蕴含的道理。3、能会讲这则寓言。自学指导:1、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结合书下注释,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3、发挥想象,小组内讲讲这则寓言故事。(5分钟之后全班交流)生词我认识:辩论辩护争辩痰盂水盂孰是孰非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