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反思概念教学的缺失咸宁市实验小学付来一位教师执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百分数这个概念时,教学过程如下:师:依次出示学生投篮比赛情况的统计表,统计表如下:姓名投中个数投篮次数投中个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范恒炼112011/20陈壵圣7107/10汪涵聪132513/25对投中个数、投篮次数、投中个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据在教学过程中依次出现,在出现投中个数后提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三位同学投中告诉情况有什么想法?生1:知道谁投中个数多,谁投中个数少。生2:知道投中13个的同学投得最准。生3:还不能判断谁投得最准,因为不知道他们投篮的次数是否相同,如果他们投篮次数相同,投中多的最准。如果他们次数不同则需比较他们各自投中个数与投篮总次数的关系,看谁的投中个数占投篮次数的比例大,谁就投得最准。师:要判断谁投得最准,还需要老师给你们提供什么条件?生:每个同学投篮的总次数。师:出示每个同学的投篮总次数。现在怎样判断?生:用投中个数除以投篮总次数,再进行比较。学生回答并将用分数表示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师:对每个不同的分数结果如何判断它们的大小?生1:通分比较它们的大小。生2:化成小数比较它们的大小。师:你们认为那种方法好些呢?说说你的理由。生:通分只要找出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了,而将分数化成小数比较大小有时会遇到除不尽的情况,相比而言通分比较大小较为方便。师生共同找出20、10、25的最小公倍数并板书通分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师:现在我们知道他们中间谁投得最准?生:陈垚圣投得最准?师:这时我们为什么容易判断?生:因为它们的分母相同,便于比较。师: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特点?生1:它们的分母都是100。生2:表示投篮个数与投篮总次数的比较关系。生3:表示投篮个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教学至此教师指出,具有这样特点的数我们把它叫做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对百分数的意义进行归纳教学。生1: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生2: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比。生3:表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百分之几的数。正在老师准备引导学生进一步对百分数的意义进行概括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此时又有几个同学对这位同学的说法表示了赞同,大部分同学不赞成这种说法,但又说不清楚理由。老师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因为百分数的概念还没有进行充分的抽象概括。接下来按照教学程序对百分数意义进行了总结,对百分数的读写进行了教学。在后来的教学环节中,老师让学生交流生活中的百分数,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找到的,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同时,老师又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交流理解,在引导学生交流时紧紧抓住百分数是表示两个具体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这一个概念本质,通过生活中的百分数来内化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抽象概括百分数的意义。对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后,老师引导学生对百分数与分数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师:生活中百分数被广泛应用,人们为什么喜欢使用百分数,而不是分数?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生1:百分数是用来表示两种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它的后项是100,是一个固定值。生2:百分数的分母是100,方便比较。用分数表示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大小时需要通分,没有百分数方便。师: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在那里?你能举例说明吗?生1:分数既可以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生2:比如说,一袋糖果重3/4千克,吃了它的3/4。前一个3/4表示这袋糖果的具体重量,后一个3/4表示吃了的重量和这袋糖果总重量之间的关系。百分数只能表示吃了这袋糖果的75%,而不能说这袋果的重75%千克。师:一堆沙有99/100吨,运走了这堆沙的99/100。这两个分数哪个可以用百分数表示,为什么?生1:后一个99/100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因为它表示运走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师: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你认为对吗?生1:我认为不对。只有分母是100的分数表示两个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