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四季》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四季》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的一篇儿歌,它富有童趣的简介了四季的特点。在教学中,应以表演朗读为主,让生读中知文、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并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说话,培养语感;通过欣赏、扩展练习等增加有关四季的信息量,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一)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字。(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初步了解四季的一些特征。过程与方法:经历拼读与识记、看图与想像、交流与游戏、朗读与表演等学习过程,初步体验识字和阅读的基本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一)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初步感受汉字的一些特点,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并享受成功的喜悦。(三)读书姿势正确,注意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二、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三、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欣赏四季风景图片,猜一猜这4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呢?你怎么看出来的?2、谁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说话训练)3、教师小结: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四季。4、板书课题:四季(二)合作探究1、出示课文,播放课堂录音。2、老师范读课文,生找出生字宝宝。3、指明说生字宝宝,师图片出示11个生字。4、指明认读生字5、齐读(顺序读、不按顺序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三)展示交流1、老师把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2、男女生赛读、齐读。3、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这么棒的表现,果园里的农民伯伯也想请你们帮忙摘苹果,你们愿意吗?谁的苹果摘得好,农民伯伯还有礼物送呢!)24、学习生字结构和部首。5、读词语。(齐读、指名读)(四)点拨小结1、多种方式朗读课文。2、认识笔画“乚”“乙”。3、田字格书写“七”“儿”“九”“无”。4、师范写,生摹写。5、生书写,师巡视指导。(五)达标检测1、认读词语不对圆心说话不是叶子夏天秋天雪人肚子就是冬天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后反思《四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部分第二单元第二课,它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诗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在教学时,一定要“巧用教材,活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读,积极主动地说,有个性创造地演,把课标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一理念落到实处。一、在情境中学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我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一开始我创设情境,介绍大自然妈妈以及四位漂亮的女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欣赏春夏秋冬的四幅图,欣赏图片;接着让学生读准读通儿歌,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和喜欢的理由,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拉近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最后学文时让学生学会了两种朗读方法,想象读和表演读,这样能让学生很有兴趣的读,在读中又能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二、在情境中识字,提高生字的复现率。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去读:带着拼音跟生字宝宝打招呼、去掉拼音开火车读、摘苹果游戏。在读的过程中汉字不断地自然复现,每次的出现又有一定的层次随语言环境整体自然复现,无意中使汉字得到巩固。三、重视学法,学以致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上课时着重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一是在识字时让学生利用生字魔方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然后全班交流总结方法,对识字方法进行总结,并板书,如编儿歌,加一加,形象识记等方法。二是在指导课文朗读时,让学生先观察教师朗读时的表情,然后总结,这就是想象读;接着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演,并告诉大家这是表演读。设想得总是比较好的,实际操作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学生第一次到多媒教室上课,比较新鲜,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