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⑴借书以观,录毕送之,得以遍观群书。⑵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卒获有所闻。⑶从师学习衣食住行的艰难。从三个方面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得书之难)(求师之艰)(求学之苦)序序号号对比对比方面方面宋濂年轻时宋濂年轻时现在的太学现在的太学1衣衣(父母岁有裘葛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遗)无冻冻馁之患馁之患2食食(县官日有廪稍之(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无冻供)无冻馁馁之患之患3行行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谷中4书籍书籍凡所宜有之书皆集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于此5求师求师余立侍左右……余立侍左右……..则则又请焉又请焉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日再食,无鲜肥滋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味之享无奔走之劳无奔走之劳无从致书以观…无从致书以观…....不不敢稍违约。敢稍违约。未有问而不告,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求而不得者用文中原句完成下面表格用文中原句完成下面表格主题思想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马生及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运用对比手法。⑴以自己年幼时得书,从师、求学之难,和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对比;⑵以自己年幼时奔走之辛劳、生活之清苦,和太学生衣食住行的优越生活条件作对比。通过对比,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