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蜡烛燃烧》目标:1、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2、培养幼儿探索兴趣,感受到愉悦的情绪,增强自信心。3、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准备:打火机、蜡烛、盘子、杯子(大、小)过程:一、点蜡烛:1、引导幼儿讨论晚上停电时,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照明?2、请幼儿使用桌上的材料,想办法让蜡烛燃烧,并把它固定在桌面上,鼓励幼儿自由探索,随机教育孩子们用火安全,平时不能玩火。3、及时肯定幼儿的探索行为如:①有的幼儿把杯子倒扣地盘子上,再将蜡烛固定在杯底上(如图①)②有的幼儿用杯子罩住蜡烛(如图②)③有的幼儿把蜡烛放在杯子里(如图②④)④启发幼儿按图②方法操作,说说蜡烛,有什么变化。⑤启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盖上杯子,蜡烛会熄灭呢?⑥、让幼儿带着疑问再次操作,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如蜡烛燃烧时,杯子会变黑,会发热,火焰熄灭时有一股烟味,杯子里有小水珠等。二、谁的蜡烛先熄灭1、让同桌的两人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同时盖上杯子(一大一小)说说自己的新发现。2、提问谁的蜡烛先熄灭?3、引导幼儿再次用实验让哪只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说说其中的原因。三、怎样使杯子里的蜡烛继续燃烧1、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杯子里的蜡烛一直燃烧。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3、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方法请幼儿介绍演示。如蜡烛快要熄灭时,揭开杯子或者如图所示的方法。4、引导幼儿再次操作,初步感知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制订这一课题,围绕《纲要》精神,通过各种感官来感知空气内燃烧的关系,激发和培养儿童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和现代社会中和科技产品产生广泛的兴趣,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通过幼儿自己探索操作,幼儿很感兴趣,我让他们用手夹住鼻子那么就会怎样,小朋友们都知道夹住鼻子没有空气,那样就不好呼吸了,那么人要有空气才能呼吸,那么杯子里的蜡烛也要有空气才能燃烧,小杯子里空气少,蜡烛燃烧时间短,先熄灭,大杯子的空气多,蜡烛燃烧时间就长,后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