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2、能用生字一、二、三、四、五、上、下组词。【教学重、难点】能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教学设计】一、图片导入(5’)1.看图分别引出金木水火土。2.生活中它们有什么作用?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20’)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3.出示图片讲解上、下、日、月。(天在上,地在下;古代有日月,现代也有日月。)4.全班齐读。5.教师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等)(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5.分男女生读。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0’)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预设:(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3)“四”和“田”长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换成“”就是“四”。(4)“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个“工”人腰里挂着一把折尺()。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四、总结(5’)全班再次齐读课文以及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