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109-110。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铺一铺、摆一摆等实践活动,探索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单独密铺,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密铺,并感受这些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通过铺一铺、算一算的活动,巩固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道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意识。3、在设计密铺图案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图形之间的转换、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教学难点:运用密铺知识进行创作设计。教学准备:课件、6种图形、彩笔、尺子。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感受密铺:⑴出示下图,学生观察、联想,初步理解密铺的特点。师:你见到过这些图片吗?三幅图分别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它们在铺的时候有什么特点?预测:学生可能会说:有规律地;紧密地、没有缝隙;平铺,不重叠。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无空隙不重叠⑵揭示密铺的概念。师:像这种铺法在数学上叫“密铺”。(板书:图形密铺。)课件出示密铺的含义:像这样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在数学上称为“密铺”,也称作“镶嵌”。学生读后指名说什么是密铺;学生有重点地再读。二、操作探究,体验密铺:(一)用一种图形密铺:⑴猜猜,哪种图形可以密铺?教师谈话:密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但是,密铺也离不开数学的基本图形。(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如果只用一种图形,猜一猜哪些图形也能密铺?(板书:一种图形;教师把各图形贴到黑板上。)学生活动:学生发表各种猜测,教师将学生即时确定的图形移开(能密铺的,不能密铺的),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正六边形;把疑惑的,有争论的留着,可能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正五边形。⑵动手操作,验证能密铺的图形。教师谈话:有争论的图形启发学生思考:怎样解决不能确定的图形?学生回答:可能说拿几个一样的图形动手铺,可能说用画的方法进行验证。(板书:铺、画)教师示范,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1⑶班级交流验证的结果。学生上前在展台上演示操作结果及过程。学生在介绍三角形或梯形能密铺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利用三角形或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推测三角形或梯形能密铺,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梯形能密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能密铺,所以三角形和梯形也能密铺。⑷课堂小结。可以单独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正六边形。)不可以单独密铺的图形有——正五边形、圆形。(二)两种不同图形的密铺。(1)导入:教师设疑:正五边形、圆形不能单独密铺,是不是他们在密铺中就没用了呢?课件呈现:正五边形和三角形和正方形密铺成的组合图形。(2)课堂小结。教师谈话:用一种图形能单独密铺,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图形也能密铺。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两种以上图形的密铺现象。三、运用密铺,解决问题:1、老师要装修铺地,这里有两组瓷砖,请你选一组为老师设计一个图案,好吗?出示课本110页上面的两种图案。2、出示提纲,学生独立完成:铺一铺:请你选用一组瓷砖,设计一幅密铺图案。算一算:你能通过哪些方法计算出密铺图形的面积?四、回顾知识,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的密铺,你有什么收获?生说后师出示结束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美丽的密铺图案,希望大家学了今天的知识,能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用智慧去创造美。五、拓展与延伸:出示小知识:密铺的历史背景。附板书设计:奇妙的图形密铺一种无空隙铺、画两种不同的图形不重叠两种以上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反思:《铺一铺》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后面的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密铺就是将一种或者几种图形不重叠不留空隙地拼砌在一个平面上。图形之间不会重叠、也没有空隙,这就是密铺平面。著名的画家埃舍尔绘画中发现许多图形有规律的排列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