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形势?被瓜分资产阶级:戊戌变法二、变法序幕三、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四、变法高潮五、变法失败及原因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一、变法的背景第六课戊戌变法一、变法的背景1.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要求实行变法改变现状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二、变法序幕—公车上书1.直接原因:2.领导人:3.主要内容:4.结果:5.影响: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失败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康有为、梁启超三、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1.创办报刊2.成立政治团体:强学会3.著书、讲学四、变法高潮—百日维新1.时间:2.开始标志:3.内容1898.6.11—1898.9.21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改革类别颁布的新法有利影响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提倡创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有利于提高军事力量。五、变法失败及原因1.失败标志:戊戌政变慈禧太后戊戌政变中最大的主谋袁世凯(1859--1916)戊戌变法期间,出卖维新派,取得慈禧太后的宠信光绪帝中南海瀛台谭嗣同(1866--1898)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和个人力量的弱小强烈的爱国思想,追求理想用于牺牲的精神五、变法失败及原因1.失败标志:戊戌政变2.失败原因:(1)支持变法的光绪帝及变法者没有掌握实权(2)变法没有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3)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势力太过强大(4)袁世凯的突然叛变(5)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性质:2.意义:(1)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3.启示(认识):康有为梁启超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资产阶级维新派万木草堂中外纪闻强学会南学会实务学堂时务报保国会国闻报学会、学堂、报馆分布示意图。康、梁梁严复谭嗣同为什么要求死?他这样的死到底值与不值?动脑筋赞同不赞同在总理衙门西花厅,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荣禄气得中途离场。热血男人还在等待什么?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改革类别颁布的新法改革的旧制有利影响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办、培养、传、办、开训练新式军队改科举,废除八股裁汰旧军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裁撤冗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