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裙的故事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禁”“调”“脏”2、借助词典理解“贡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含义。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四个“不协调”,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对美好的生活产生无限的向往,能感受生活中的美。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的表述方式,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四处“不协调”的不同,进而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向往小到对一个人,大到对一个村镇,一个国家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理清层次,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第二课时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第二课时: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品读课文,重点处理书后“找一找,说一说”中的三个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关于预习的要求:1、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2、圈画生字,读准字、词、句。3、掌握方法,分类识字。4、借助词典,理解重点词语。5、及时标记,提出质疑。1、春节刚过,快和小伙伴们分享一下自己都收到了哪些礼物?2、老师有个问题,哪件礼物令你或你家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了呢?3、创设情境:在一个美丽的小镇里,人们个个穿着整洁美观,言行举止文明大方,公共场所遵守秩序,街上老人有人扶,盲人有人帮……说来也怪,这样高素养、高文明的形成,竟然都是源自一份小小的礼物。我们快打开书,去一看究竟吧!导入:自由读课文,读后回答下面题:1)课文中有几个主要人物,分别是谁?2)小女孩的礼物是什么,得到礼物的原因?3)这件礼物引起了怎样的一系列变化?镇贡兮协梳栋脏调禁脏zang(脏乱)zang(心脏)jn(不禁)jn(禁止)diao(调查)tiao(协调)禁调兮梳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理清思路二、阅读感悟,深入体会贡献协调鼓励梳理脏水心脏调理栋梁不禁禁止焕然一新城镇起因:谁最努力,对班级贡献最多,老师会亲手做一件“礼物”送给她。经过:小姑娘得到了一件小蓝裙,引发了几次“不协调”。结果:邻居们也动手把整条街道清扫得整齐干净。四处“不协调”第一处:小女孩浑身脏兮兮的,与小蓝裙不很协调。第二处:家里也脏兮兮的一团糟,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第三处:家里的庭院杂草丛生,与屋里的环境很不协调。第四处:邻居们看到了这样的房子,不禁对自己住的地方也感到不对劲儿了。“一个月后,一条整齐清洁的街道就出现在这个小镇上了。”为什么一条小蓝裙会改变一条街道?(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拓展延伸猜一猜,这个小镇还会有哪些变化?(可从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思考)板书设计:小蓝裙的故事小女孩家里环境不协调——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庭院、房屋街道、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