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材料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华国锋•材料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以上两则材料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它们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观点是否相同?分别代表怎样的思想路线?你赞同哪种观点?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文革结束后前两年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1、背景:2、时间:1978年12月(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3)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4)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3、内容:4、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3、意义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实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一些重大问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道路的起点。开始了全面认真地拨乱反正。它为党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因而成为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几次?实现了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会议名称时间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八七会议1927年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合作探究---分组讨论领导核心形成标志思想成果第一代毛泽东1935年遵义会议毛泽东思想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第二代邓小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十五大)第三代江泽民1992年十四大三个代表思想(十六大)归纳党在历史上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巨变结果任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归纳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含义:必要性:实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男劳力上工带扑克,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三遍哨子慢慢晃。男劳力上工带扑克,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三遍哨子慢慢晃。假使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时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请说出你的理由?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