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王泽鹏25/1/112一、新课标相对“大纲”的特点与变化二、人教版教材对课标的呈现三、教学建议四、教学目标与课时安排五、教学策略25/1/113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实验与活动金属的通性金属的通性合金(镁、铝、铁、铜、钛、金等的合金)简介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金属陶瓷超导材料BABA选学展示实物和标本:金属和合金观看录像:金属材料碱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钠的化学性质(跟氧气、水的反应)钠的重要化合物(如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比较焰色反应BDBBB演示实验:钠的化学性质;焰色反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碳酸氢钠的加热分解硬水及其软化选学观看录像:硬水及其软化铝及其化合物铝的化学性质(跟非金属、酸、碱、氧化物的反应)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明矾)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DBB演示实验:铝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铁铁的化学性质(与非金属、水、酸、盐的反应)D演示实验:铁的化学性质稀土金属及其用途选学观看录像:稀土金属及其用途“大纲”对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求一、新课标相对“大纲”的特点与变化25/1/114“课标”对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求以元素为核心金属知识的教学内容提前课程标准的弹性空间较大课程标准强调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一、新课标相对“大纲”的特点与变化25/1/1151.第三章内容结构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某些金属与碱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氧化物氢氧化物盐金属化合物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正确选用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四种基本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二、人教版教材对课标的呈现25/1/1162.教材对第一节知识呈现方式分析实验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践活动习题科学视野资料卡片彩图431151112二、人教版教材对课标的呈现25/1/1173.第一节知识内容分析物理性质与氢氧化钠反应与水(酸)反应与氧气反应单质NaAlFe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二、人教版教材对课标的呈现25/1/1185.密切联系实际。4.运用“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总结提高。1.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不随意扩展。2.打破旧的知识体系,抓核心知识。3.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三、教学建议25/1/119①学生能说出金属钠、铝等金属的典型物理性质,如硬度和密度等;②学生能说出金属钠、铝、镁、铁等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以及能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③学生能在实验的基础上描述金属钠、铁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以及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与综合形成有关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④学生能在实验基础上写出铝与强碱溶液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⑤学生基本掌握将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与技能”目标四、教学目标与课时安排25/1/1110①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②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钠跟水的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等实验的探究,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③在归纳金属钠、铝的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④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反思、讨论和概括等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四、教学目标与课时安排“过程与方法”目标25/1/1111①在实验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的严谨科学态度,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②通过对金属钠、铝性质的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③通过了解金属及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知道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④通过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