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糖的启示陶行知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别人,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行知到办公室的时候,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这个男生说:“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男孩子疑惑的望着他。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仍将信将疑地看着陶校长。陶行知又说道:“据我所知,你打那个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块糖。”这时男孩子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就算那个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动手打他。”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说:“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这四块糖的启示让我深深感受到师爱的包容与伟大。这种包容,象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气氛比起疾风骤雨更见效。它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犯错和改错中成长起来的。因此正视学生的错误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有的品质。我们要善于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包容学生、爱学生。宽容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不断的给他们补过的机会,不断的给予引导;让学生感受宽容,在老师的微笑里,心悦诚服地自觉地改正自己的不足。学生年龄小,容易犯错误。当他们犯了错误,我不是抓住不放,而是给予更多的容忍和理解。记得一年担任五年级班主任时发生的一件事,那时各中队搞小家务建设,中队小银行就是其中一项。同学们收集便买费纸的钱和平时攒下的零用钱全都存入了小银行里,每天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整理,计算后上交大队委。有一次,生活委员在整理过程中发现少了1块钱,问谁都说没发现。放学后,一名同学悄悄向我透露了那钱的下落,我得知后便把曹有留下来,将他带到办公室去,他显得有些神色慌张,我问他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他肯定的告诉我“没有”。我又说:“好好想想今天有没有捡到什么东西,如果有就告诉我好吗?老师最喜欢诚实的孩子。”他犹豫了一下,低下了头说:“我……我没捡到什么。”我见他说话的语气有些动摇了,便接着说:“拾金不昧的人会受到全体同学的爱戴,相反则同学们都会看不起捡到东西不上交的人。”这下他彻底被我的话打垮了,红着脸对我说:“我捡了一块钱,还没来得及交给您。我明天把它拿来。”听他这么一说,我马上表扬了他。并立即拿出一个笔记本对他说:“你做了拾金不昧的好孩子,这是奖励给你的。”他哭了,含着泪对我说:“老师,我不要”,“为什么不要”?他说:“我拿了同学们辛苦攒下的钱,没脸拿这个本”,我俯下身子摸着他的头说:“拿着吧,至少你肯说实话,也算是个诚实的孩子啊!”他擦了擦眼泪,接过本后,恭敬地向我鞠了一躬,说了声“谢谢老师”便转身跑出了办公室。第二天,当同学们还在猜疑丢钱的事时,我向同学们宣告,曹有同学昨天捡到了这一元钱,并主动交给了我,我提议下面让曹有同学将钱放入小银行吧,此时教室中立刻充满了赞赏的掌声。这件事以后,班里的小银行一直都办得非常好,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事情,相信正是老师的理解和宽容使他放下了心理包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有时也会因一时不慎而犯急躁,但只要他是处于好心,孩子们是会谅解的。”的确教师是人,孰能无过。在班级事物的处理上难免会有失误,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如果教师日常给学生带来的是傲慢与冷漠,那么,偶尔的失误都将成为学生的话柄,被学生放大。从而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必然影响学生对其所传之道的信服。在我班便发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音乐课后,有同学告诉我说音乐老师给我们的课堂评价打了9分,是因为赵涵,我一听,每每出现情况都是他造成的。于是火冒三丈,当着同学们的面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了他一顿,他边哭边委屈的说:“我没说话,没犯错,真的……”我见他一直狡辩,就说他敢做不敢当,算什么男子汉。这事过去后的下午放学,他留下来补社会作业。同学们都走光了,只剩下他.满腹愤怒的他发现班里没人,便在黑板上乱写一通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之后将粉笔头扔了一地,便扬常而去。第二天早上,同学们把情况跟我一反应,我真是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