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饺子》教学反思《花边饺子里的爱》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的一篇叙事散文。本文讲了小时候妈妈给我包“花边饺子”和长大后“我”给妈妈包“花边饺子”的故事,表达了母子之间相互关爱的深情。曾经读过这么一句话“课堂很小,但是它的外延很大;书本很薄,但是它传递的思想很深。”的确,课本上每一篇课文都是沉甸甸的,有外延,有内涵,对于六年级的老师来说引导学生读出课文的厚度,是必要的。我在教学本文时,除了考虑想让学生上一课,有一得,还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更深一步感悟作品中蕴含的深情,更想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内心,真切体会到这人间深情。回顾这节课,自己感到比较满意的是:1、教学中目标明确,板块清晰——“发现爱,寻找爱,分享爱”,且层层递进。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读、自学、自品、自悟,同时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同桌交流、四人小组交流。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孩子,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第二个板块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重点字词,通过比较进一步感悟作品深情。这也为学生写作练习埋下伏笔,引导学生学会在自己的文中运用“重点字词”来表达个人情感。3、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后,还要学着将学生“拉”出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文本——站在制高点,纵观全文,找感受、收获。最后学以致用——学习课文的写法,抓住关键自己体会;学会作者体验生活中的爱,并尝试汇报,去表达爱、分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