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期中報告羽球歷史班級:應日二乙學號:498e01017姓名:蘇心瑜指導老師:蘇素月羽球的前身羽球運動的前身是毽戲,也就是俗稱的「踢毽子」,起源於西元前五世紀的中國。當時的兒童用羽毛插在軟木,比賽誰能踢最多下。西元一世紀時,日本、印度和希臘也出現類似的運動,但此時已不是用腳踢,而是兩人持木板互相對打。羽球的由來現代羽球出現於十九世紀的印度,當地的英國軍官在酒酣耳熱之際,用瓶子互打插有羽毛的軟木塞,後來還將遊戲帶回英國。一八七三年時,伯福特公爵在巴德明頓(Badminton)莊園設宴,向上流社會介紹這種新玩意;當地因此成為現代羽球的起源地,羽球的英文名稱也是由此而來羽球的歷史羽球是一項隔著球網,使用長柄網狀球拍擊打平口端紮有一圈羽毛的半球狀軟木的室內運動。依據參與的人數,可以分為單打與雙打。相較於性質相近的網球運動,羽球運動對選手的體格要求並不很高,卻比較講究耐力,極適合東方人發展。自1992年起,羽球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羽球運動的前身是板羽球,也就是使用木板拍打紮有羽毛的球體(類似毽子),並讓它避免落地的遊戲,已有近二千年的歷史,在古代歐洲、中國、日本都可以看見它的身影。其中源自古希臘的一種板羽球,更發展出將實木板拍改為木製外框,並在中間綁著緊繃的羊皮,因具彈性而更容易拍打。這種遊戲曾向東方傳播至古代印度,並遠達暹羅、中國與日本等地。然而這類遊戲的目的都只是讓球儘量保持在空中而不落地,與現代羽球運動的精神大異其趣。19世紀中葉,印度西部的浦那出現了現代羽球運動,當時是以地名「浦那(Poona)」來稱呼這種運動。駐在當地英國人頗為喜愛這種新運動,因而將它傳回英國本土。1873年,在英國格洛斯特郡的伯明頓莊園舉行了一場公開表演,引起許多人的注意,並逐漸傳播開來。後來人們便以該場表演的莊園名稱「伯明頓(Badminton)」來稱呼這項運動,然而在華語地區該名稱並未普及,而是依球具而稱之為「羽球」運動。早期的英國羽球運動仍然使用來自印度的不成文規則,但因不夠嚴謹而經常引發爭議。1887年,「巴斯羽球俱樂部」加以研究改良,完成了第一部書面羽球運動規則。1893年,英國羽球協會成立,重新修訂並統一了羽球比賽的規則。1934年,第一—個世界性的羽球組織國際羽球總會在英國成立。1981年與成立於1978年的世界羽毛球聯合會合併,名稱仍為國際羽球總會。2006年9月24日,國際羽球總會改名為羽球世界總會,目前共有159個會員國或地區。參考網站:http://hibadminton.blogspot.com/2009/12/blog-post_29.htmlhttp://ww2.anjh.tn.edu.tw/4trans/student/89/%E4%B8%89%E5%B9%B42%E7%8F%AD/18%E9%A1%8F%E5%8D%9A%E5%A0%AF21%E8%98%87%E8%AA%A0%E5%87%B123%E8%91%89%E7%9B%8A%E7%9A%87/2.htmhttp://www.google.com.tw/images?rlz=1T4SKPB_enTW275TW276&q=%E7%BE%BD%E7%90%83&um=1&ie=UTF-8&source=og&sa=N&hl=zh-tw&tab=wi&biw=1345&bih=507心得:從小,我就接觸到很多種類的球類運動。有排球、桌球、籃球、足球,當然也包括羽球。雖然我涉及的種類很多,但並不是每一樣都非常拿手,只能說是每種大略都會一些,自己覺得程度算中等的。其中最喜歡的是排球,不過羽球也帶給我很多的回憶。現在雖然選到的體育課是羽球,但老實說我並不事很喜歡…不是羽球本身,而是我自己的問題吧!!因為我比較不知道怎麼跟不熟的人打交道而剛好都沒有同班的同學,其實我很想跟大家做朋友的~所以,每次上課都感覺有點寂寞就向老師說的"以球會友",看來我還需要多多學習!!這也是除了知識層面以外一項很重要的課題吧。我平時都會有運動的習慣,例如瑜珈、慢跑、快走,甚至夏天會去游泳~我本身身體就不好,適度運動和多休息會讓我精神狀況比較好,因為腦部才不會常處於缺氧狀態,體態也會比較結實。所以我覺得不論羽球也好還是任何運動,不一定要非常得厲害(當然如果是個人興趣也很好)可以每一樣都懂一點會更有樂趣,持之以恆並且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