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本课任务第一课时1、解决文中生字词的注音。2、借助工具书试译全文。3、熟读课文。4、多角度发掘本文的寓意。检查预习作者简介: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年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一书为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的文章而编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著作。书中许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自相矛盾”等历来为人们喜爱、传诵。蔡桓公huán立有间jiàn腠理còu还走xuán汤熨tàngwèi火齐jì骨髓suí对照课文注释,读准下列字音。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4、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5、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自主学习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2、想一想⑴本文按为顺序记述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情况?⑵扁鹊几次见了蔡桓公?每次诊断的结果如何?⑶蔡桓公是怎样对待扁鹊每次的诊断结果的?⑷蔡桓公最终的结果如何?⑸他的病到底有没有救呢?⑹蔡桓公病重致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⑺这个故事告诫了我们什么?在腠里讽刺医生桓侯体痛在肠胃居十日居十日汤熨针石火齐居十日在骨髓使人索扁鹊无法医治逃矣在肌肤讳疾忌医居五日桓侯遂死按时间顺序不应不悦不应不悦故使人问死因死因当堂检测1、写出下列重点字词的正确读音。蔡桓公立有间腠理还走汤熨火齐骨髓2、填空。《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体裁是,作者是,(时代)著名家,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出自本文的成语是“”,它的意思是•3、翻译句子。•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⑵扁鹊望桓侯而还走。•⑶臣是以无请也。课后作业1、抄写原文翻译2、完成学法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