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策略:课堂组织策略:采用渐进分化式,提出问题,逐层展开,分层次教学。学生控制策略:及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完全任务,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正确控制自主学习,达到认知的意义建构为目的。辅助策略:通过BBS、WindowsMessenger等方式实行在线指导和个别辅导。教法:谈话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自身的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明确研究方向,相互学习,集思广益。成果展示法:将小组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热情。检测法: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巩固书本知识,从而更好地分析课文内容。网络教学环境设计这是一堂介绍祖国大好河山、赞美泰山美丽风光的文言文,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同时,全面地了解有关泰山的自然风光、历史、典故及相关的人文景观,了解作者及其流派的散文创作主张,而网络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收集资料。1.学习环境为校园网、局域网和Internet交替。2.学习资源类型:专题学习网站《登泰山记》和Internet。教师在专题网站中参考网站栏目下给出相关链接:例如有关第一主题的网站http://www.ywtd.com.cn/gb/teacher/2002-04/20/content_3940.htm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id=1023&pgid=1573有关第二、三主题的网站http://www.pep.com.cn/200301/ca143880.htmhttp://www.ahnw.gov.cn/xxg/bxtc/ilovetc/tcwp.htmhttp://www.confucius2000.com/poetry/zgctwhsyxdxlzm.htm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humanities/ph106-19.htm想知道更多的资料是怎么挖出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是利用搜索引擎挖出来的。搜索时要输入关键词,可以变换不同的关键词填进去,如“姚鼐”“桐城派”等等。你可以自己试着搜索,输入关键词,能找到更丰富的资料,为你服务呢!链接搜索引擎:GoogleYahoo2633、通过TOP98/2000教学控制系统向学生转播自己的观点、成果等。网站示意图教学目标参考网站研读文章检测反馈配乐朗读桐城派作者简介历史文化影片欣赏泰山图片请你留言作者其人泰山介绍文章分析讨论专区延伸阅读主页教学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解读1、情境导入播放《泰山风光片》的片段,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2、检测反馈事先已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文言常识设置一定的练习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检测分为五部分:文学常识、字词注音、重点字词解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3、研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细读课文,领会文章内容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配乐朗读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4、创设问题情景。在完成对课文基本内容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经验提出了从几个方面来鉴赏这篇文章,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要求。5、网上学习探究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对自己所研究的方向搜集、整理资料,教师也适当地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如推荐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的相关网址),学生在搜集、整理、加工、应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发展自身自主的学力,如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和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6、汇总交流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