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考生原地推铅球成绩原地推铅球是历年来体育高考必考身体素质项目之一,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爆发力、协调能力的测试项目,是发展身体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训练手段。综观近几年考试成绩,大多数考生在此项目上失分较多。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近两年参加高考训练工作中发现,不仅考生对铅球技术难熟练掌握也是大部分考生出现失分现象的共同点,现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一、失分的主要原因(一)站位姿势不正确原地推铅球站位姿势很重要,不合理的站位姿势不但不能取得好成绩且容易产生犯规。此类错误动作主要表现在学生两脚位置不正确,左肩直接正对投掷方向,腰部比较放松,肩轴与髋轴处于平行状态,肩轴与髋轴没有形成交叉。躯干左侧的腰背肌群不能充分拉长,右侧腰髋肌群没有充分扭紧,不能为最后用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肌肉用力姿势。(二)用力顺序不正确合理的用力顺序是完成动作的关键,也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前提。因此有些学生在掷球时不能把全身的力量作用在铅球上,没有送髋、转体动作,不能形成良好的左侧制动,身体不能形成侧弓,下肢力量传递不到上肢上去,仅靠上体和上肢的力量推出铅球。不能形成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出现左臂向后拉左肩,造成左肩后撤,重心靠后,出手无力的现象。(三)维持身体平衡能力差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是提高身体平衡能力的关键。大多数学生表现在铅球出手后,没有及时交换左、右腿的位置,没有降低身体重心,出手后身体重心继续向前,没有改变重心移动方向。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看铅球的落点上了。这样就造成重心顺惯性向前冲,从而使身体失去平衡冲出投掷圈,造成犯规。(四)心理素质差良好的心态、稳健的技术动作是发挥成绩的最佳关键。此类学生多表现过度心理紧张,心理焦虑,害怕失误,导致动作僵硬,动作变形。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掌握正确的站位姿势原地推铅球技术考试要求为:“最后用力推铅球前,考生两脚必须支撑地面,然后开始做推球准备姿势和用力推球动作,两脚不得以任何形式的摆动施加助跑(或滑步)因素”。根据此要求,正确的站位姿势(以右手为例)基本上应为四条线:第一、左肩、右膝、右脚尖在一条垂线上;第二、右臀尖与右脚跟在一条垂线上;第三、右脚在投掷圈圆心附近,左脚在与投掷方向偏左夹角为30°~45°附近,右脚跟与左脚尖处于一条直线上;第四,身体左侧成一条斜线。这样的身体姿势使肩轴和髋轴形成交叉扭紧状态,躯干左侧的腰背肌群被充分拉长,右侧腰髋肌群充分扭紧,为最后用力创造一个最佳的肌肉用力姿势。在训练过程中,我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身高特点,标出左右脚的具体位置。让学生左右脚分别踏在标志点上。然后将重心移至右腿上,屈膝下降重心,上体向右转体约90°,并且稍向前屈,微低头含胸,左臂屈肘紧扣在体前。练习时可持球或无球反复做此动作,达到动作的巩固。要求:左膝适当外展,右膝稍向内扣。上体、右臂和左臂的前臂适当放松,两眼看右脚的正右侧方约0.5米的位置。注意事项:身体重心向右移动到能轻轻抬起左脚为宜,背部要放松。做好预备姿势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站起放松一下再重复练习。(二)学会正确的用力顺序,提高出手初速度原地推铅球的重点技术就是最后用力技术,良好的最后用力技术可以把全身的力量作用到铅球上,提高出手初速度。正确的最后用力顺序可概括为八字要领:“蹬、转、送、抬、挺、撑、推、拨”。是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蹬、转、送”是蹬转右脚、右腿,向投掷方向推送右髋的下肢动作。“抬、挺”是指抬上体挺胸动作。“撑”是指左侧保持高重心的有力支撑。“推、拨”是指快速推球拨指。在做好预备姿势的条件下,应即时蹬转右腿,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推送,上体迅速抬起,在左臂牵引下,迅速转体挺胸,在左侧有力支撑下,依靠身体侧弓反振动能,力量由下肢,经髋、腰、胸、肩、上臂、前臂、手腕,最后传至手指,将铅球有力地沿38°~42°角掷出。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如下几种练习方法:第一、原地“蹬、转、送”练习,让学生体会下肢的用力顺序。完成蹬地转右腿,推送右髋向投掷方向推送的练习。要求:右脚蹬地有力,右脚、右腿、右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