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1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22、识记并理解文中重点文言、识记并理解文中重点文言词汇及其用法。词汇及其用法。33、熟读文章疏通第一段文意,、熟读文章疏通第一段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预习检查预习检查11、作者情况、作者情况22、字词积累、字词积累33、背景知识、背景知识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背景资料:《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25/1/11•自主学习豁豁然然()()俨俨然然()()怡怡然然()()阡陌阡陌()()邑邑人人()()间间隔隔(())垂垂髫髫()()语语云云()()平平旷旷()()缘缘()()诣诣()()遣遣()()要要(())刘子刘子骥骥()()落英落英缤纷缤纷()()郡郡下下(())huòhuòyiyi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qiānmòqiānmòyìyìjiànjiàntiáotiáoyùyùkuàngkuàngyuányuányìyìqiǎnqiǎnyāoyāojìjìbīnfbīnfēēnnjùnjùnyǎnyǎn桃花源记学生朗读合作探究;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循着作为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数shù繁多的样子落花鲜嫩美丽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完成配套练习基础演练1、2题当堂检测:25/1/11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2、预习剩下的翻译。学习目标:1、疏通2、3、4、5段课文翻译,积累闻言实词和虚词。2、当堂背诵课文及注释。第二课时:复习检测:陶渊明,又名,字,号,这篇文章选自。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尽又,再意动用法(以……为异)感到惊奇、奇怪很,非常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舍弃、放弃……的样子刚刚,仅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类交通:互相交错连通借代然阡陌:田间小路古今异义髫tiáo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咸:都要:通“邀”乃:竟然延:邀请yÙ语:告诉足值得具:详尽地乃就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上文中三个划线的词在现在的意思,比较一下它们的古今义。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渔人)出了洞,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路返回,沿途到处做上标记。到了武陵郡,拜见大守,说了他在桃花源的奇遇。大守当即派人跟他前去,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竟迷了路,不再找得到先前去桃花源的那条路了。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品行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欣然计划着前往。计划还没实现,不久便病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探访(桃花源)的人了。25/1/11当堂检测25/1/11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